小聲讀出來。
譚秀才說他啟蒙時讀書比練字花的時間多,在學堂夫子也是大聲教他們讀,讀多了自然而然會背,會背了自然而然就認識那些字了。
青桃接受的方法恰恰相反。
讀書先識字,認識字了再背誦,至于認字有拼音,不怕學了會忘。
以致于她一直用這個辦法,認字沒什么成效。
她翻開書,一頁一頁的讀,盡量找字和字之間的規律
家里少了個人,譚青槐回家就發現了,丟了書籃就進屋和青桃八卦,八卦郭寒梅和邵氏的恩怨。
譚青槐不懂婆媳間的暗流,認定郭寒梅回娘家跟那天的早飯有關。
哪怕邵氏耳提面命不讓他和青桃說,如今郭寒梅不在,他沒什么好顧忌的了。
“那天早上大嫂端包子上桌我就覺得奇怪,娘說你掙錢辛苦不讓我們多吃,怎么忽然任由我們敞開肚子吃了,爹也看了大嫂好幾眼,偏大嫂鎮定得很,還苦口婆心的勸大哥吃”
要不邵氏會生氣嗎
譚青文不吃就算了,留著能賣好幾文,郭寒梅一勸,幾文錢就沒了。
“娘看大嫂不順眼,大嫂嘴上不說,心頭肯定怨咱娘小題大做,回娘家請人主持公道去了。”
譚青槐自認分析得頭頭是道,青桃聽得一愣一愣的,“娘罵大嫂了”
“沒有,咱娘哪兒像個會罵人的沒罵大嫂,也沒給好臉色就是了。”
青桃說,“你怎么不早說,包子吃了就吃了,不是什么大事,哪兒用得著鬧成這樣。”
那天包子起鍋,邵氏說圖個吉利,留了六個包子六個饅頭,出門時各屋都還關著門睡覺,就沒叫醒郭寒梅說這事,而她也沒料到會有這茬,如果她知道,勸勸邵氏就過去了,郭寒梅也用不著回娘家。
“大嫂說回娘家,娘怎么說”
譚青槐,“能怎么說,拿了錢讓大嫂給她爹娘捎些肉回去。”
青桃松了口氣,邵氏不滿歸不滿,至少還記著禮數。
“大嫂說了什么時候回來沒”
想必郭寒梅心里也不好受,青桃覺得她還是要勸著邵氏,再和郭寒梅解釋解釋。
人既進了譚家的門,不出意外要和譚青文白頭到老的,青桃不希望郭寒梅和邵氏鬧僵。
譚青槐搖頭,“沒說,不過下桌時我看大嫂眼眶紅紅的。”
“大哥怎么說”
提到譚青文,譚青槐語氣就不太好了,“大哥能怎么說啊,媳婦哭了他什么都沒說。”
“”
“不過他就是那樣的人,大嫂跟著他還有得受。”
“”
青桃真的懷疑他們是不是親兄弟。
譚青槐似乎也很懷疑,問青桃,“三姐,娘生我的時候你記得事了吧,大哥會不會是爹娘撿來的。”
“你怎么不懷疑你是撿來的”
“怎么可能”譚青槐一副篤定的語氣,“你不覺得我更像爹娘親生的嗎”
“何以見得”
“因為我跟你,跟二哥很像啊。”
這些天他和譚青武在鬧別扭,雖然十分不想提到譚青武這個人,但關鍵時候不能不提,譚青槐道,“我和二哥走在路上,那些人一看就說我們是兄弟。”
他和譚青武像,和譚青桃像,就是和譚青文不像,誰不像親生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