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譚青槐人小,這種事拎得清清楚楚。
聞言,譚秀才沉默片刻。
在場的有人問,“李家,哪戶李家。”
譚青槐就給他們說了。
那人搖頭,“那老太太出了名的難纏,你們遇到她盡量躲著吧。”
譚秀才在書塾教書,對外面的人事不甚了解,就問道,“柳兄知道李家”
“怎么不知道,那是井水巷李滿糧家的,膝下有四子,三兒子入贅去了別家,身邊就三個兒子,大兒子好吃懶做,小兒子愛使心眼,就二兒子憨厚老實些,哪曉得前幾年二兒子生病死了,留下幾個孩子,老太太不是打就是罵的,老太太又嫌人多,鬧死鬧活把二房分了出去,起初李家族里人嫌丟臉不同意,老太太就說不把二房分出去她就打死他們,以老太太的性子什么事做不出來啊,李家族里慎重考慮后答應把二房分出去,后來不知怎么,老太太說二房孫子在外掙了錢,天天去二房鬧,要二房把錢交出來。”
“她天天去二房鬧,今天頭疼不舒服要買藥,明天沒胃口要下館子,可勁要二房拿錢。”
“說你串通她孫女只怕也是二房的吧,惹到那種人,以后有得煩。”
說話的人住在井水巷旁邊巷子里,老太太嗓門大,罵聲能傳十里遠,他在家沒少聽到老太太聲音。
太聒噪了。
譚青槐攤手,“那怎么辦”
那人看著譚秀才,“不如找李家族長,讓他出面管管。”
譚秀才點頭,“是要去說說。”
青桃年齡小,哪能由她欺負,便是傳到耕田村他娘耳朵里,他娘抄家伙就上門鬧了,譚秀才問,“柳兄可認識李家族長,我整天在書塾,甚少結交那些人,柳兄如果認識還請幫忙引薦。”
“那是自然。”
譚青槐覺得這種事宜早不宜遲,便問哪天去見李家族長,畢竟青桃明天還得出門賣包子。
譚秀才想了想,便問柳兄今天怎么樣。
“行。”說著就讓自家兒子去趟李族長家把人請過來,和譚秀才說,“不瞞你說,我侄媳婦是李族長兒媳婦娘家那邊的人,也算有些親戚關系”
譚秀才拱手道謝,吩咐譚青槐同柳長鳴一道去。
譚青槐高興得很。
出了門讓柳長鳴等會,溜去灶房知會青桃此事,青桃不想給譚秀才添麻煩,譚青槐讓她放寬心,有柳家人在,無論如何也會說服李族長收拾李家老太婆的。
至于為什么。
看柳長鳴年齡就知道了。
柳長鳴的年齡和他差不多,但譚青槐在書塾沒見過他,此番上門,必是希望譚秀才收他為學生。
這些年見了太多,但凡有人來找譚秀才,看年齡他就知道大概是什么事。
邵氏就在青桃旁邊,將譚青槐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知道青桃在街上遇到人找茬,心里擔憂,“你回來怎么不和我說有這事。”
青桃收拾了蒸籠就來幫著包餃子,只字未提街上的事。
邵氏道,“明天我跟著你出攤吧。”
“不用,娘走了家里的事兒怎么辦”
邵氏就想到了郭寒梅,仔細算算,郭寒梅回娘家有四五天了,竟還沒回來,邵氏對她不滿更甚。
這幾天青桃勸了邵氏很多。
邵氏知道青桃為這個家好,和郭家這門親事是譚秀才和寒梅爹定下的,便是看寒梅爹幫過譚秀才的份上也不該為難郭寒梅。
而且那天的事是她沒先說清楚。
邵氏道,“罷了,待會讓你大哥去桃花村把人接回來,以后家里的活她做,我給你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