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問他,“她說什么”
“她要回家了”
鐵蛋,“咱咋辦”
回去早了肯定要挨罵,他姑跟別人說話輕輕柔柔,跟他們兇悍得多,鐵牛也想到了,“不如去那邊轉轉”
那邊自然是青桃家那邊。
鐵蛋“”
似乎只能這樣了。
兩人沒敢送到門口,畢竟這片是譚家地盤,若再像上回被人打就慘了,兄弟兩在巷子口站了會,等青桃不見人影了才慢吞吞往回走,背影單薄蕭瑟,交頭接耳的樣子莫名有些滑稽。
“那就是趙家孩子”
巷子口,一個穿著粗布襖子的老婦人問身邊人。
郭寒梅看了眼,“應該是了。”
“你婆婆沒說啥”
兩個小伙子追著自己閨女跑傳開終究不太好聽,邵氏就不怕壞了閨女名聲
“我婆婆不管這些。”郭寒梅往里走,“娘,這邊走。”
黃氏沒來過譚家鎮上的宅子,要不是前些天譚家來家里祝壽,邀請她和郭兆年來鎮上,她也不會來。
她打量著兩側院墻。
院墻高矮不等,俱重新刷了白漆,看著新燦燦的,地面平整,走路甚是輕松,黃氏道,“還是鎮上好,鄉下路面不平,稍不留神就掉坡里去了。”
郭寒梅眼神暗了暗,“這條巷子是修整過的。”
青桃出門早,回家晚,譚秀才怕她摔著,幾天前請人刷墻順便把路修了。
她不說,黃氏也猜到和青桃有關。
“你小姑子招人喜歡。”
“是啊。”郭寒梅羨慕的說了句。
“你和她關系怎么樣了”
“還行吧。”
邵氏不喜歡她往青桃跟前湊,她會刻意回避,關系也就普通嫂子跟小姑子的關系,談不上多好,但看著還算不錯。
黃氏老生常談,“你小姑子是個能干的,你要多親近她。”
“我記著呢。”
院門開著,堂屋里坐著好些人了,郭兆年和幾個兒子也在其中,看到他們,黃氏臉上堆滿了笑,又看一個標致的小姑娘端著水盆從灶房出來,笑容更為燦爛,“你就是青桃吧”
“嬸子”
邵氏說郭家人會來,看來人和郭寒梅站一起,青桃就猜出了她的身份,“您來了啊,快去屋里坐”
說著,喊灶房里的邵氏。
邵氏探出頭,笑盈盈道,“親家來了啊,快去屋里坐著歇息會兒,寒梅啊,盤子里有花生瓜子,抓來給親家吃啊”
年底家家戶戶都會備些花生瓜子待客,邵氏早早就備好了。
黃氏連連擺手,“都是一家人客氣啥”
“寒梅,你幫青桃洗蒸籠,我和你婆婆說說話。”黃氏交代郭寒梅兩句話后踏進了灶房,看灶臺上放著砧板,砧板上滿是切成小塊的面團,問邵氏用不用燒火。
走親戚,多是男人們在堂屋聊天,女人們在灶房忙活。
每到書塾放假邵氏都手忙腳亂的,現在不會了。
“親家,你去坐著歇息會兒,這兒沒啥忙的。”邵氏道,“中午咱吃餃子,等青桃搟好面皮幾下就包好了。”
搟面皮是個技術活,邵氏怎么也學不會。
吃餃子不是清水鎮的風俗,黃氏表現出很愛的樣子,“吃餃子好,吃餃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