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確實比以往多。
蒸幾蒸屜再煮兩鍋才行。
等包好餃子,悉數進鍋,邵氏進屋添茶才發現何樹森不見人影也沒多想,直到餃子端上桌仍沒看到何樹森,她才隱隱覺得不對勁,偷偷問譚青槐。
譚青槐,“何叔回家了啊。”
邵氏“”
“和郭伯伯沒多大關系,在場的讀書人大半說爹的回答更好,何叔面子上抹不開,說家里有事先走了。”
“我看他分明是小心眼,嫉妒爹的學問”
譚青槐一口一個餃子,“娘,餃子夠吃吧夠的話我還想吃幾個”
青桃沒來鎮上前,像今天這種日子他們是不上桌的,在灶房隨便吃點東西填肚子就行,大魚大肉和他們沒丁點關系,因為邵氏說他們是主人家,好吃的好喝的要招待客人,若被他們吃了客人就沒得吃了,所以他們謙讓。
就像吃白粥時把酸菜留給譚秀才吃一個道理。
還是青桃體諒他們,燒飯做菜備足了量,可以敞開肚子隨便吃。
譚青槐油光滿面,“娘,夠嗎”
“鍋里多的是,你自己去盛。”邵氏心不在焉應了句,譚青槐高興地刨兩口,嗖的沖進了灶房。
灶房里有張小桌子,是青桃揉面切饅頭用的,買回家沒幾天。
黃氏和郭寒梅坐在桌邊,津津有味吃著餃子,看到他,黃氏站了起來,“是不是餃子不夠,快去鍋里舀。”
活了大半輩子,黃氏第一次吃到這樣美味的餃子,皮薄餡兒多,入嘴肉香四溢,麻麻辣辣的,舒服極了,黃氏伸手接譚青槐的盤子,譚青槐錯開手,“我自己來。”
他還小,沒那么多講究。
漏勺在鍋里蕩了蕩,撈了九個餃子。
青桃問他盆里的餃子還有沒有。
每人盛了一碗,多的用木盆裝著擱飯桌上,吃完了自己舀,譚青槐說不知道。
“你去看看,沒有了把盆端過來,再舀些”
“他們喜歡蒸餃”
蒸餃味兒更重些,那些人吃得滿頭大汗,更有甚者不顧形象伸出舌頭吸氣,譚青槐問,“蒸餃還有沒有”
“還有兩蒸屜,你把盤子拿過來,我裝過去。”
“好。”
每次書塾放假青桃都會做餃子,來過的讀書人都是清楚的,人少的時候餃子拿盤子裝著精致擺在桌上,今天人多,直接大盆裝的,看著不雅觀,勝在味道好,而且全部人坐在堂屋里咕嚕咕嚕吃餃子的情形像極了過年時鄰里端著碗去樹下邊聊邊吃的畫面。
莫名有種熱鬧感。
譚青槐跑了兩趟,鍋里蒸籠里的餃子全撈完了。
剩下筲箕和砧板還有幾十個。
青桃是最后吃的。
坐下后,黃氏熱絡的給她夾餃子,蒸餃有些涼了,特意給青桃留的。
“累著了吧,多吃點。”
“嬸子吃你的,我自己來就行”
“哇”院里忽然響起譚青槐的興奮聲,“下雪了好大的雪”
天邊還亮著,鵝毛般的雪沸沸揚揚灑落,堂屋里的讀書人紛紛走了出來,臉蛋紅撲撲的,“要是下久些就好了”
入冬以來下過好幾場雪了,翌日就融化了,來得快去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