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氣得想罵人,都是譚家孩子,憑什么大房和三房的孩子有雞蛋吃有書讀,她的孩子就撿雞蛋,她厲聲喊,“再吃點。”
“不吃了。”
兄弟兩像捧著稀世珍寶,輕輕把雞擱進籠里,關上柵欄,又去逮其他雞,雞槽邊的雞拍著縮著翅膀閃開,李氏紅了眼眶,推身邊坐著的譚二戶,“看看你兒子。”
譚二戶認真跟菜碗里的幾塊碎豆腐做斗爭,頭也沒抬一下,“挺好的呀。”
敷衍的態度讓李氏想打他,也那么做了。
譚二戶喊痛,“干什么呀”
一看李氏低著頭,好像在抹淚,也不好當著這么多人落她面子,將好不容易夾來的指甲蓋的豆腐送到李氏碗里,“吃吧。”
李氏“”
夫妻倆的小動作其他人像沒看到,邱婆子問青桃接下來的打算,依著她看,這次考試多半沒啥問題的,譚秀才去府城讀書,真要把鎮上的宅子賣了嗎
盡管沒有住過,想到賣宅子,邱婆子有點舍不得。
青桃考慮清楚了,“眼下手里有錢,鎮上的宅子給三嬸住著賣包子,我和我娘去府城租個小宅子暫時住著,撐攤做點買賣,掙了錢看看能不能換個大宅子,將來把青河他們接去府城讀書。”
錢栗樹拜訪過府城幾個書塾的教書先生,毫不吝嗇夸他們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其中不乏有推崇游學的,每年會帶著學生去其他州府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狗子說,錢栗樹小時候最煩讀書,想方設法的逃課。
而如今,聊到府城書塾,眼里滿是憧憬。
好的書塾必然有其魅力所在,青桃希望能為家里人好的讀書條件。
邱婆子心熱,“青河他們能進府城讀書”
青桃點頭。只要有錢,有人引薦就沒問題。
譚老頭怔怔,“那得花多少錢”
“甭管多少錢,用在讀書上都是值得的。”青桃說了句。
邱婆子贊同,“是這個理,像你爹進學堂那會,花錢如流水,村里好多人勸我不劃算,劃不劃算我還能不知道你爹考上秀才,咱家每年免五畝地的稅不說,服徭役也能免兩個人,不知道輕松多少。再者,你爹如果沒有讀書,能進書塾教書就那些束脩也讓咱家回本了。”
譚老頭想想真是這么個理,稱贊了句,“咱家還得你算數好。”
邱婆子翻了個白眼,懶得和他計較,問青桃,“要不要多帶個人幫你們家里的田地你別管,大不了你爺和二叔他們辛苦些”
譚老頭趕緊附和,“是是是。”
“府城啥情形說不準,等我們安頓好再說吧。”也是邱婆子問起她才這么說,換了其他人,斷不會說出內心真實想法。
噗的,旁邊響起聲嗤笑。
譚青杏撇嘴,嘟噥了句,“大話誰不會說啊。”
把譚青河他們帶去府城讀書騙誰呢
邱婆子心下一沉,“你會說你來說,是不是覺得我不問昨天的事兒就這么過去了,成天嘀嘀咕咕那點事當誰不知道啊耍心眼耍到我面前來,給你留幾分臉面真覺得自己能耐了是不是”
昨天不問譚青杏是念青桃難得回家,不想罵得家里死氣沉沉的。
孰是孰非,她心里跟明鏡似的。
無非覺得青桃日子好,譚青杏心里不平衡,明里暗里給青桃甩臉色,很多時候邱婆子忍著沒發作,但不代表她會一直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