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桃道,“你和爹說,咱中午吃面條,晚上再煮肉炒菜招待大家。”
蒸菜是村里席面才吃的,那玩意說快也快,邵氏把譚秀才叫回屋說了這事,譚秀才心里高興,“要不咱下館子”
“青桃說里邊水深,還是在家吃。”
“有二十幾個人呢,你和青桃兩個人忙得過來嗎”
“忙不過來去酒樓買幾個菜。”
反正不能下館子。
譚秀才想著也行,就不管這事了,出去跟平日走得近的幾個同窗說了家里情況,大家表示理解。
他們也是今年入學的,不在這片住,看譚秀才榜上有名,等不及親自到家恭賀兩句而已,他們知道譚秀才家眷擺攤做買賣,貿然上門已是不妥,哪兒敢奢求更多。
而且譚秀才說得清楚,晚上好生款待,并非會怠慢他們。
“給嫂子添麻煩了,還請譚兄代我們說聲抱歉。”
“沒事,她不會往心里去的。”
家里最多的就是細面,青桃直接揉面做面條,客人太多了,單是面條就分三鍋煮的。
吃完午飯,邵氏在家洗碗,青桃就推著車去集市買菜。
雞鴨魚肉都買了不少,惹得巷子里的人艷羨不已,譚家到底掙了錢,換成她們,貿然接待烏泱泱的一群人,怕會臭得掉頭發,擱譚家,青桃一個小姑娘就把東西置辦回來了。
追根究底,還是手里有錢。
以前沒覺得鄰里差距多大,大家伙手頭拮據,全靠漿洗過活,彼此條件差不多,誰也不嫌棄誰,譚家不同,譚家生意紅火,出手闊綽,跟她們有著明顯差距。
這樣的人,住在巷子里就是遭人恨的。
至少秦娘子就非常不滿,譚家人沒搬來時,她是巷子里最受歡迎的,自從邵氏來了后,眾人就常把邵氏掛嘴邊了,哪怕說的是邵氏壞話,也掩飾不住她們羨慕邵氏會過日子,秦柏在外欠了錢,兩人夜里打架沒少被嘲笑。
秦娘子聽到過幾回,裝聾作啞沒給對方難堪罷了。
望著青桃推著半籮筐肉回家,突然冒出個大膽的想法來,瞅著四下無人,鉆進了背后巷子。
青桃跟邵氏對秦娘子的敵意一無所知,青桃準備做蒸菜,雞鴨切成塊,裹上面粉進油鍋炸,顏色金黃后起鍋裝碗,放進蒸籠燒火蒸,青桃估摸著時間,感覺差不多了,就把魚放進去蒸。
五桌人的飯菜,她跟邵氏忙活半下午就弄出來的。
譚秀才同窗離開時,連連夸贊飯菜味道好,哪怕已經問過怎么做的,還是繼續問。
譚秀才不厭其煩地重復,晚飯到現在,他說的最多的就是蒸菜的做法。
幾乎都是裹面粉滾油鍋,不滾油鍋的提前碼好料,直接上鍋蒸,操作簡單得很,譚秀才覺得自己也能行。
夜里,跟邵氏說起此事,信心勃勃的。
邵氏覺得他酒喝多了,滾油鍋不是那么輕松的,碼料要調好比例,聽著容易,做起來難,但她不忍壞了譚秀才興致,順著他的話說道,“你要感興趣,哪天試試。”
譚秀才打個酒嗝,慢吞吞道,“那不行,味道不好不是糟蹋肉嗎”
人或許有點醉了,該清醒的時候還是清醒的。
邵氏笑他識趣。
兩人說了會話就睡下了,秦柏屋里,秦娘子伺候秦柏脫了衣服,替他揉了揉太陽穴,有意無意問起譚家灶房的調料來。
她去過青桃買調料的雜貨鋪,掌柜說青桃買了多中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