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花花綠綠的布,走時滿當當的糧。
四奶奶熬夜煮了鍋豆腐,用筲箕瀝干水送過來。
城里物價高,什么都花錢,反正有牛車,能帶就多帶點。
除了這些,還有新鮮的野菜,青桃年年在田野里挖野菜,親戚知道她愛吃哪些,昨天吩咐家里孩子挖了許多。
光是折耳根就裝了兩籃子。
邵氏哭笑不得,“這么多菜,咱得吃到啥時候啊。”
“都是心意,你就收著吧。”邱婆子沒想那么多,可勁往牛車上搬,李氏站在雞籠邊,拎著兩個兒子胳膊不讓他們摸雞屁股,“你青桃堂姐要走了,還不過去說說好話。”
青陽“我不去,我要看雞什么時候下蛋。”
李氏“”
“你怎么這么沒出息,人家進城吃香的喝辣的,你們呢”
青陽反駁,“才不是呢,青桃堂姐很早就起床干活了。”
反手抓著李氏手腕,使勁掙開,嗖的鉆進雞籠,逮住黃灰相間的雞,手抄過腿,摸到雞肚子,左右揉兩下,嘿嘿笑道,“這雞半個時辰就下蛋了。”
青田急得拍手,“我要摸,我要摸。”
李氏“”
牛車駛出去沒多遠,青桃聽到自家院里傳來哭聲,譚青武他們幾個去學堂讀書了,這個時候挨打的也就青田和青陽,她蹙眉,“二嬸怎么打堂弟他們了”
譚青文“估計他們又鉆雞籠了。”
因為這事,李氏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兄弟兩就喜歡守著雞籠看雞下蛋,哪怕雞拉屎,兩人都能嘰嘰喳喳討論半天,李氏氣得不行,帶他們去地里,兩人就刨土抓蛐蛐玩。
有天傍晚回家,兩人衣服里兜的全是蛐蛐,給李氏差點嚇暈過去。
提到兄弟兩李氏就眼眶泛淚,逢人就說青桃壞話,其他孩子有書讀,就她兒子沒有。
村里人有眼睛,自己會看,說青陽他們年齡太小,去學堂坐不住白白浪費錢。
李氏就跟人家罵。
這些譚青文是聽郭寒梅說的,譚青杏也知道,說道,“自打沒能當成家,我娘就像變了個人。”
里子面子都不要了。
借的錢至今也沒還上,她舅母來問了好幾回。得虧青桃提醒,否則那些債恐怕都歸到她頭上了,至今想想她都心有余悸。
“青桃妹妹,幸好你贏了。”
青桃知道她說的什么事,笑著道,“我運氣好。”
“說什么呢”邵氏問。
兩人默契地搖搖頭,邵氏好笑,抬手替青桃理了理風吹亂的發絲,“冷不冷”
“不冷。”
去府城的路走過好幾回了,青桃感覺沒那么顛簸了,跟邵氏說說話,聽譚青文背背書,沒什么感覺就到浣衣巷的巷口了。
晚霞褪去,斑駁的院墻在月色下愈發黯淡。
各家小院還沒亮燈。
跳下牛車,她竟有些恍惚。
邵氏亦如此,“這趟回家,好像過了幾個月沒來似的。”
譚秀才喚譚青文搬籮筐,笑道,“這兒冷清清的,沒有村里熱鬧,哪兒就幾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