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來,子公司各部門成員連續到齊。
項目經理秦舒淮、書記李清超、總工孫鑫林、安全總監楊啟明、副經理徐子平、魏成祥、任寧。
這些是暫定的領導班子成員,張潔比較特殊,開啟了項目部另外一個部門,稱之為開發部。
其他各部門負責人,其中工程部部長馬寧海,工程部分管技術同時,還負責合同,并沒有想后來一樣,專門搞一個工經部管合同。
財務部負責人潘世鵬,物資部部長董超,安質部部長盛奇,綜合部部長趙勝男以及實驗室主任劉法。
這些成員,組成了子公司中層管理人員,部門負責人副職里面,只有工程部設立了三個副部長。
他們分別是副部長梁志勇,分管合同等事宜,副部長張夕會,負責現場技術指導,副部長李建明,負責內頁和現場技術指導。
如此一來,部門副職以上的成員,就占據了十七人!
剩下二十人,都是各部門和現場作業隊的成員,這些成員中,工程部技術人員共七人,其中包括一個工程部調度。
有句話說的好,技術的龍頭,從項目部人員配置情況來看,便知道為什么是龍頭,主要是人多。
現場作業隊長和領工員五人,另外八人中,實驗室兩人,物資部兩人,財務部一人,綜合部一人,安質部兩人。
如此組成了整個子公司的人員構架,如今,副職以上包括工程部全體成員已經全部到齊,連三名作業隊伍都到齊了,剩下兩名領工員和其他各部門成員八人,一共十人未到。
至于司機和廚師之類的,不算正式員工,需要進一步應聘。
秦舒淮把眾人安置在離漢城煤運集團新增二線起點不到十里的一個賓館里。
上周,孫鑫林等人已經帶人開始跑現場,做前期調查。
秦舒淮因為沒時間,一直沒參加,隨著人員越來越多,車明顯不夠用,之前的車還是趙勝男租來的。
如今大量人跑工地,顯然不夠。
好在江湖那邊好說話,還沒算真正進場,就撥付了幾百萬資金,解秦舒淮燃眉之急。
秦舒淮大筆一揮,利用江湖的關系買了四輛二手車。
一輛獵豹是書記李清超的專車,專門負責跑現場征拆事宜。
一輛工程部使用,工程部的是一輛大面包,足足可以拉十來人。
另外一輛也是大面包,由現場副經理和作業隊長等人上下班使用。最后一輛機動車,有其他事宜的時候使用。
因為車輛較少,秦舒淮自己只能開李逸風送的奧迪車,但是不適合上工地。
四月初,在賓館的一間小會議室內,秦舒淮第一次和所有成員碰面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