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可臣等三十人的加入,漢城煤運新增二線全面工作,真正展開。
黃可臣和吳愧被秦舒淮任免為項目部副經理,兩人分別分管監督一二工區,小問題反饋到項目部后,由黃可臣和吳愧解決,一些重要問題,最終才反饋到秦舒淮那里,給秦舒淮解決了不少事情。
項目部和工區人員配齊了,接下來便是大量施工隊進場。
對于施工隊進場,秦舒淮一直奉行少而精,進場施工隊伍太多,必然引起管理混亂。
這和管一個人還是管五個一樣,如果只需管一個人,肯定比同時管五個好管,現場不止施工安全,連施工質量都更容易控制。
這些天,不止任寧和魏成祥,就連一些副職,也開始向項目部介紹隊伍進場,素質摻雜不齊,令秦舒淮很是頭疼。
秦舒淮一路走來,何嘗不知道其中的利益關系,一旦上位當了領導,哪個不想介紹幾個施工隊進場施工,從中撈字些好處。
這種事情不可避免,秦舒淮想的是,如何將這種情況降到最低,有些人甚至更加過分,直接讓親人進場承包工程,也不管他們之前干過沒干過,連起碼的資質都沒有,搞定項目部烏煙瘴氣。
如今,隨著下面成員職位的提高,往后子公司項目越來越多,這一類事情,恐怕會成為常態,也是高層最頭疼的事情。
一旦項目經理和施工隊牽扯到利益關系,最終肯定會以損害項目部利益為前提,來滿足他們的**。
四月二十八日,秦舒淮因為施工隊伍一事,專門在項目部會議室,將項目部領導班子和工區兩位負責人叫到一起。
項目部領導班子里面,有秦舒淮、李清超、孫鑫林、黃可臣、吳愧,下屬兩工區負責人便是任寧、徐子平、魏成祥和楊啟明。
“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提出一個議案,大家參考一下。”秦舒淮拋出話題。
在通知開會前,秦舒淮沒有公布此次會議的目的,所以大家都很納悶,不知道秦舒淮到底要干什么。
眾人望著秦舒淮,沒人開口。
“如今我們子公司剛成立不久,走的是特殊模式,在鐵路三十一局內部,可以說是首列,我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創效,同時把我們子公司的名氣打出去。”秦舒淮頓了頓,繼續道:“但是最近找上門的施工隊伍太多,素質也摻雜不齊,我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制定一個勞務隊伍的制度!”
秦舒淮這么一說,會議室內不少人心中一愣,以為秦舒淮是在說他,見秦舒淮面色如常,微微有些放心。
“因為子公司才剛成立,大家介紹施工隊過來,這是好事,但是為了公司發展,我希望大家介紹一些有實力的施工,之前我也說了,橋梁工程,必須要那種能從樁基一直施工到梁體甚至附屬設施的施工隊伍,因為一家隊伍進場施工,工序之間的銜接,管理都比較容易,我們項目部還能減少成本支出。”秦舒淮道。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不少項目經理甚至分公司領導都清楚這個道理,但是施工過程中,卻總是將橋梁樁基和承臺墩身分開來施工,中間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樁基施工完后,承臺隊伍進場施工,樁基樁頭鋼筋長度不足、通聲測管等事情,到底是樁基隊伍還是承臺隊伍負責。
按理來說,這一切屬于樁基隊伍的,然而,樁基隊伍施工完后便會退場,肯定不會專門留人下來等著通聲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