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好了,臺詞是表演的主要表現手段,說好臺詞是表演的基礎,反過來說,臺詞功底扎實的話,那表演絕不會差!
只要是科班出身的演員,臺詞功力絕對不會差。當然了,小鮮肉就難說了。因為有些小鮮肉就是靠炒作起來的,憑著一張臉吃飯,沒多少功底。
那演員的臺詞功力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是氣息、咬字;然后是臺詞的節奏停連、邏輯重音;最后是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年齡的藝術化處理;情緒表達;“潛臺詞”表達等方面。也就是說,在快速理解臺詞的基礎上,立即揣摩出要演的角色需要用到什么情緒,怎么樣才能最大限度去貼近一個角色。這些,就是臺詞功底。
說白了,就是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自己融入一個角色當中。融入度越高,那證明你的演技越出色。
臺詞考試開始之后,以方既明半專業且觀眾的角度看,嗯,很多人都挺一般的。
比如一個女生,讓她念一段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臺詞,她都沒有揣摩得很到位。起碼在方既明這種真實有過求職經歷的人來說,這段臺詞不出色。
還有一個男生,讓他念一段表白的臺詞,氣息、吐字、節奏什么都不錯,就是情感欠缺了。表演得太過用力,斧鑿痕跡太重,沒有自然的表現。其實這些都是大忌,就不知道考官們是怎么評分了。估計也是秉著專業的角度打分吧,怪不得藝考這么難,特別是表演系,一不小心踩坑的人太多了。很快,輪到方既明了。
從考官手中接過一張紙,上面只有一段話。
可以思考的時間不多,大概也就兩三分鐘這樣子,大概就是瀏覽一遍文字,知道自己大概的角色。
這大概是一個高三學生,跟父母鬧矛盾的事情。嗯,可以直接理解成倫理劇。方既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小歡喜》。這一部作品太現象級了,除了場景不太親民之外,人物的表演、爆發都非常經典。可以說是上輩子近些年少有的,關于親情的電視劇。
嗯,還有《都挺好》和《少年派》,表演得都非常到位。
當然了,揣摩人物方面,國產電視劇里怎么都繞不開一部《亮劍》。
李幼斌把李云龍這個角色演得太活了,似乎李云龍就應該是那樣的。看過原著的都知道,李幼斌老師的表演,是絕對符合角色的,而且還有所超越,賦予了角色靈魂。可以說,除了道具簡陋、群演不多之外,那一部《亮劍》幾乎無可挑剔。
這么說吧,這世界上有兩種演員,一種是演什么像什么,一種是演什么都是他自己。
這兩種演員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契合角色之分。
前一種演員的代表有李幼斌老師,李雪健老師,還有很多香江的配角;后一種演員的代表是陳道明老師,嗯,還有黃曉明,謝霆鋒之類的。不能說前一種就好,后一種就不好,主要是看契不契合角色。人家黃教主也有《大漢天子》,《中國合伙人》之類的代表作的,謝霆鋒嘛,也有《線人》、《十月圍城》之類的代表作不是?所以說,挑選演員也很重要。
高三學生怎么演?
方既明覺得本色出演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