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方既明這話一經見報之后,立即引起了轟動。
“這個人,是賺了點錢之后,飄了嗎?”
很多國企的老總看到了方既明這段話,不屑一顧。
但是,也有很多民營老板看到了,開始陷入了沉思,在未來的日子里,該何去何從?確實,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很多民營企業陡感壓力。而國企也感受到了壓力,可他們卻不當一回事。這就是國企和民營企業的不同。
在一般人的領域里,方既明的這個專訪不出圈。
但是在老板這個圈子里,方既明說的話,被很多老板反復看了好幾遍。
漢風集團,宋正坤拿著《經濟日報》,笑道:“這個小方,很多觀點與我不謀而合啊!”但宋正坤是有點遺憾的,因為漢風此時并不出名,但漢風的交換機、網絡通訊設備其實也是早就賣出國門,賣到歐羅巴去的了。
不過呢,宋正坤也沒有出風頭的想法,只要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對了。出圈的事,只要做好產品,還怕不出圈嗎!
陳大磊也是看到了《經濟日報》,然后把總經理梁欽源叫了過來:“方既明說的話,你怎么看?”
梁欽源仔細看了看長達六千余字的專訪報道,然后才不屑地說道:“說些假大空的話,誰不行?”
其實,這就是方大集團的態度。
因為有正府訂單在,方大集團根本不愁產品賣不出去。而且此時的方大集團,也還是國人的驕傲——最起碼在電腦這個“高科技”產品領域里,方大的知名度最高。有了這個底氣,方大集團才會如此無視即將到來的,更加慘烈的競爭。
陳大磊這一次卻是緊張了:“阿源,這次是狼真的來了。黛兒、慧譜之前就進入了中國,要不是還有關稅擋著,他們的市場份額會超過我們很多的。現在,方大雖然還是國內電腦銷售第一,但優勢已經很不明顯了。如果黛兒、慧譜,甚至IBM都要來中國市場上分一杯羹,我們也會很艱難。”
梁欽源想了想,說道:“也沒什么啊,他們能來,我們也能去他們那的市場,各憑本事!”
陳大磊苦笑道:“哪有這么簡單,品牌知名度方面,我們出海了,還能有人信賴我們?”
梁欽源說道:“降低價格,用國內市場補貼國外市場,先打響知名度后再賺錢,這樣也行啊!”
陳大磊想了想說道:“這倒是一個辦法。”
可惜的是,他們都沒想到,恰恰是這個辦法,導致國內市場更加萎縮了。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