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太清楚了,手機才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誰能先一步進入這個領域,就等同于掌控了先機。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都是如此。
但要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容易的,因為未來的主流手機系統都沒確定,你開發軟件沒意義,硬件有了,沒有系統也沒意義。
所以做手機的第一步,就是做系統。
這個系統,不求能力剛上輩子的蘋果,但也要不是基于Linux運行的安卓那樣,太吃硬件了。
這其實是跟安卓的“貪心”有關,原本安卓采用虛擬機是為了使用戶編的軟件程序可跨操作系統平臺運行。即在不論是在windows或linux或蘋果OS操作系統上編寫的程序,只要這幾個操作系統都安裝了同樣的虛擬機系統,就不用修改這個軟件了,就可正常運行。
但這樣就帶來了,運行速度的很大減低,使得硬件成本提高。但這個想法沒有實現,因其他操作系統都不用安卓的這個虛擬機系統。這樣反而成了安卓系統的敗筆,造成了系統復雜,穩定性不好,安全性不好等等問題。
所以方既明指示神州實驗室,在研發手機系統的時候,不要考慮什么兼容性,而是直接開發微核。
如果用專業的語句來說,微核就是微內核,微內核結構由一個非常簡單的硬件抽象層和一組比較關鍵的原語或系統調用組成;這些原語,僅僅包括了建立一個系統必需的幾個部分;如線程管理,地址空間和進程間通信等。
微核的目標是將系統服務的實現和系統的基本操作規則分離開來。這樣的設計使內核中最內核的部分的設計更簡單。一個服務組件的失效并不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內核需要做的,僅僅是重新啟動這個組件,而不必影響其它的部分。
換而言之,微內核結構會大大提高手機運行速度,而不用像上輩子安卓那樣,需要用到虛擬機。雖然后來安卓已經撤掉了虛擬機,可由于還是太吃硬件,以及響應速度不一致,導致視覺上的“卡頓”。
事實上,安卓并非卡頓,而是由于對比之下,蘋果是頁面反應在先,而安卓是程序反應在先,這就造成了視覺差。好在,安卓經過去掉虛擬機后,加大了硬件優化,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只不過消費者先入為主,再加上蘋果的芯片CPU、GPU的強大,所以大家都覺得蘋果比安卓好。
這也難怪,畢竟蘋果的芯片領先驍龍、麒麟,這是要承認的。而蘋果的芯片,就是最大的賣點,它能很好的帶起手機運行速度。所以即便蘋果用了次一級的屏幕、零件什么的,都不影響它發揮性能,還能賣得賊貴。
不過呢,蘋果就算用了次一級的零件,那也是最新零件和已經成熟的區別,人家只不過沒用最貴的最新零件罷了,但用料還是最頂級的。這也就導致了在高端機市場上,蘋果是一枝獨秀,哪怕是喪星都追不上,而華為這個后起之秀,都快被鷹醬按死了。
方既明現在也沒辦法突破國內芯片制造的桎梏,畢竟鷹醬那邊限制得死死的。
但是,芯片設計上面,方既明還是想占領先機的,說不定就能逼死鷹醬那邊,讓鷹醬的半導體產業崩潰。
只不過那是最好的結果,鷹醬也不會束手待斃的,說不定還會提前發動治才什么的。
要想獲取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就必須繞過西方的專利。
所以,碳基芯片還是要提前研發的,只要研究出來后,硅基芯片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只是一切都還是空中樓閣,這一切還需要太長太長的時間,需要走很長很長的路。
方既明把手機未來情形告訴了名下公司,他們雖然不覺得會是這樣,但也積極行動了起來——沒辦法,現在互聯網公司都靠著移動夢網來生存呢!
江興睿又聽了方既明對于手機上網的論述,心中還是嘆了口氣,最后只能默默聽完后,掛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