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沒人能有方既明這么樂觀!
跟江興睿通完電話后,方既明直接撥打了徐助華的電話。
“喂,老徐啊,手機芯片的事,怎么樣了?”
方既明要做的芯片其實并不高端,因為是兩條線同時進行的,一個是自研架構,一個是基于ARM架構。自研架構就不用說了,太難,估計幾年都不會有成果。但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可是等不及了。
徐助華連忙說道:“方董,實驗室那邊已經在最后論證階段了,只要再過幾天,就能開始流片。”
“這次能成功嗎?”
方既明有點郁悶,這都流片失敗三次了,幾千萬就這么打了水漂。
要知道,幾千萬啊,方既明能做多少事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快遞公司,方既明都只用了三千萬而已。
徐助華有點尷尬,說道:“方董,你也知道的,這科技的東西……偶然性有點大的,不過實驗室那邊說,已經知道為什么失敗了。”
方既明嘆了口氣,說道:“雖然我知道,這人才不能一蹴而就的。但教訓那么多了,還沒憋出兩三個人才來嗎?”
徐助華壓力瞬間有點大了:“方董,是我們做得不夠努力……”
“不是不努力的問題,是時不我待啊!世界上半導體風云即將更迭,如果我們現在掉隊了,以后根本別想進入這個領域。”
方既明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上輩子發生過的事。
可以說,華為就是中國半導體最后的倔強了,麒麟芯片已經做到了最大努力。
但然并卵,制造沒辦法突破桎梏和封鎖,中芯國際也救不了華為,還是被按得明明白白。
受制于人,就是這么憋屈。
至于其他的品牌?不是聯發科就是高通,幾乎沒有第三家選擇。什么,你說喪星?它自家都不怎么用自家的芯片!
徐助華雖然沒有方既明那種緊迫感,但也感受到了手機市場的紅海化,只不過他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定要進入手機市場?“方董,我們電腦都還沒起來,就涉及手機,是不是……有點步子邁得太大?”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