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喜劇是不討喜歡的,特別是對主演來說。
就拿上輩子的周星馳來說,明明是一個帥鍋,但觀眾卻記不住他的帥,只會覺得他怎么那么無厘頭啊之類的。相比周星馳的老友梁朝偉,人們是會記住他的帥的。這就是喜劇演員的悲哀了,他們要通過糟踐自己來討喜觀眾,似乎在地位上天生比其他演員低了一籌。
也就是在網絡普及后,大家才還給周星馳一個公道,開始尊重他為喜劇大師。
要是再往前倒十年,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觀眾怎么稱呼周星馳的?香江那邊,都說他“抵死”、“衰仔”,哪怕他那時候已經大紅大紫了。那時候的香江,到處都是四大天王、梁朝偉等人的海報,而周星馳呢?幾乎是沒有的。這其實不應該,因為全香江的人都看周星馳的喜劇,而且光碟賣得不知道多好。可偏偏,沒人尊重他。
哪怕周星馳自己也承認,在那個年代,觀眾就從來不認為他很帥,而且看到他都想發笑,甚至還有人笑罵他是“衰人”的。
這就是喜劇演員的狀況,哪怕是郭德綱也說過,不是他演電影不用力,只不過是觀眾一看到他這張臉就出戲了。別說看臉出戲,哪怕是動畫片配音,觀眾都能出戲,你說這怎么弄?
就好像大家一看到周星馳就會發笑,看到沈騰、黃渤、王寶強也會發笑一樣,他們身上的標簽太重了。
喜劇風潮漸起,是好事,也是壞事。
方既明知道,很多人會碰得頭破血流的,因為做喜劇要比做其他電影難多了。
世界上最難的就是逗人樂,最卑微的也是逗人樂。看看相聲演員就知道了,在舊社會,相聲演員就跟討飯的差不多,地位卑微,拿錢之前還要說:“咱們就是您跟前的歡喜蟲兒,生到這世上就的為了逗您一樂,您就當養個小貓小狗,給咱們賞個三瓜兩棗的,咱們回去端起粥碗來不忘您的恩情……”
你看看,說完相聲還得這么卑微的要錢,像話嗎?但你不說這句話,你就拿不到錢。人家給了錢你,回頭還得罵你。
喜劇演員從來不好干,喜劇也不好干,方既明倒是想看看,在他的提點下,國產喜劇能到什么地步。
還別說,中國人其實不缺喜劇天賦的,陽光傳媒啟用了以前不知名的導演,模仿著方既明的都市輕喜劇風格拍了一部愛情片,因為剛剛上映,票房似乎也還行。雖然沒大紅大紫,但成本就幾百萬的電影來說,首日票房過兩百萬,已經是意料之外的喜事了。
其實陽光傳媒也好,光明傳媒也罷,甚至潤寶影業、星河影業等等知名的電影發行公司、投資公司,一年到頭來也不會只拍幾部電影的,甚至會投資幾十倍。一部電影賠了,沒事,還有下一部的。
只要有一部電影能大賣的,那么成本幾乎就收回來了。
要是有兩部電影大賣的,已經賺大發了。
光明傳媒就是因為跟方既明合作,上一年的總票房已經跟其他電影發行投資公司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不想做第一的公司,不是好公司。這不,陽光傳媒也急了。潤寶影業其實不算急的,因為它的體量還不大,只能算是前五的發行公司,所以必須再找捷徑才行。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