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嘛,《長江七號》里面,長江七號是不存在的,但周星馳演的老爸最后是真的死了。
只不過電影是隱喻,給大家一個happyending而已。
反正方既明是這么解讀的,后來卻因為票房實在不理想,周星馳轉型失敗了,他也就不想再演喜劇了。
一個演員,他能在二十多歲演喜劇,三十多歲演喜劇,四十多歲演喜劇,但是五六十歲還演喜劇,那就不是主角了,而且也沒有那種勁頭了。方既明想著,周星馳就是顧慮到這一點,才開始轉型的。只不過,《長江七號》失敗了,他也就失敗了。
喜劇太講究演員了,一個好的喜劇演員,才能撐得起一部喜劇電影。
事實上,方既明有這樣的天賦,他不是北電里長得最帥的,但卻是觀眾緣最好的。觀眾一看到他,就想發笑。這樣的觀眾緣,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些國內電影人,還沒明白這個道理,可謂是對喜劇一點理解都沒有。只不過是看到方既明的喜劇賺錢了,他們盲目開始跟風而已。
不過,有一部電影引起了方既明的注意,這是一部春晚小品改編的電影——《鄉村大事》,演員還是原班人馬。
“這有點意思了,誰那么天才啊,居然想到了這個法子?”
方既明還是不敢小覷天下人的,這能人輩出的時代,小看誰都是自討苦吃。
“有點開心麻花的味道了,看看做得怎么樣吧?”
其實,方既明不太看好這個。
因為春晚的小品,都是有正治意義的,帶著正治意義的喜劇,就沒那么純粹了。最關鍵是,適合春晚舞臺的小品,未必適合改編成喜劇電影。因為喜劇這個東西,是草根百姓才喜歡看的,畢竟生活那么苦了,一年到頭,看喜劇電影能找點樂子。
但立意太高大上的小品,改編成電影,他就有點水土不服了。
上輩子開心麻花能成,是因為他們的舞臺劇,在小劇場里面很受歡迎,觀眾很買賬。
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貿然將小品搬上大銀幕,那是有很大風險的。
但方既明樂見其成,成了對國產電影也是一個啟發,不成的話,他們自然會找另外的路。
于此同時,《情圣》的審批終于下來了,雖然沒有要求更改劇本,但是潘銳說了,花了不少力氣才搞掂的。因為方既明寫的劇本,太多的社會陰暗面了,雖然結局是好的,但劇本里面的劇情,還是觸碰到了一些不該觸碰的東西。
幸好,潘家在朝中有人,遞了一句話之后,上面也說了,不要設置太多條條框框。
于是,《情圣》可以拍了。
這一次,方既明把女主角換成了陳璐,而歌廳小姐呢,因為許倩穎不演,所以換成了單夢菲。接下來,還是幾乎同班人馬,開始籌備電影了。電影一樣是打算在七夕推出,所以拍攝時間還算比較充裕的。
這是方既明改編最大的一部電影,不知道還能不能延續票房神話?他自己都沒有底。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其實我只是想演戲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