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亂,可華箏卻樂不思返。
“公子,你怎又獨自一人進山了?”黃依看著華箏背著個大籮筐回來,立即上前替其將籮筐取下,同時抱怨道:“不是說好了,進山的話帶上小的去嗎?”
小小的何家村里,劉嬸是個外來戶,而華箏與黃依則女扮男裝以大夫和藥童的身份在村子里落腳。
每天進山,華箏都找到不少好東西,當然籮筐里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華箏收入了空間里。
在何家村,華箏并不單純只是來看黃依的娘親劉嬸,此次出京都,她是別的目的的。
何家村雖然小,且又偏遠,但這甚少人進入的后山,則真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寶山。
因為李華當年其中一個財寶藏處,就在這何家村的后山上。
華箏這幾日頻繁地進山,除了采藥和尋找特別的調料和食材之外,更多的是尋找財寶所藏之處。
一連五日,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箏終于找到了。
而且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守著她的財物的,竟然是這山上的老虎,也就是百姓所說的大貓。
難怪這么多年都沒有人發現,因為財物入口就在老虎洞穴口。
還真的應了那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
有了這發現,華箏并不急著去將財物取出來,反正已經藏了這么多年了,也不急于一時,至少要看準時機才能行動。
雖然以她現在的實力,再加上毒藥,干掉一頭老虎不是難事,可是想到這頭老虎這么多年都未做過傷害村民的事,華箏也不想傷害它,再說它也當了她這么多年的“看守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不忍下手。
即便沒有拿回財寶,華箏也是很開心的,至少每天在上山看到各種前世已絕跡的藥材,她都恨不得種滿自己的空間,一株都不想落下。
黃依看到華箏臉上的笑容,也覺得再苦的日子也都值了。
接過黃依給她打來的水,凈了手,洗了臉之后,華箏笑得合不攏嘴,立即將今日的收獲與黃依分享道:“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何家村的后山間然藏了這么多藥材,你都不知道,我今日竟然挖了株將近三百年的人參啊,還有兩株,眼看天色不早,我決定明日早就去挖了。”
提及藥材,華箏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嘴上說個不停。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華箏,與那個被關在院子里,終日安靜得不像話的千金小姐截然不同。
笑,已經不再是那個淺淺的梨窩帶笑,而是放肆的,大膽的咧嘴而笑。
平日說多兩句話都覺得累的人,現今卻變得像藍依一樣,喋喋不休,有說不完的話,花不完的精力。
經常回來一身都是泥巴、土渣子,偶爾還會被山的樹枝粗葉給刮傷,粗布麻衣都也從未抱怨過一句,喊過一聲。
如此平靜且又快樂的日子,華箏和黃依都很享受。
而在兩天之后,黃依到鎮上去給其娘抓藥,則聽到夷族要向大安國發兵的消息。
沒敢多逗留,抓好藥,帶著即將要打仗的消息,坐著牛車回到了何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