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老弟,江南一別,多年未見,兄,甚為想念啊!”楊修腳步連邁,從營帳內走了出來。
“祖德兄,老弟不曾想到,如今這大營中的主事之人竟會是你。聽說你現在輔佐的是三公子,難不成子健在帳內?”
“伯言所言甚是,公子對你早已翹首以盼。里面請。”
“好。”
一番寒暄,陸遜和楊修走入了營帳。直到此時,他們也沒注意到站在營帳側面的曹操。
“陸將軍,久聞大名,今日一見,足以讓我銘記一生。”曹植從主位上站起,向陸遜熱情的走去。
“三公子言重了,陸遜愧不敢當。今日前來,一來是受我主所托,二來也是為了兩岸的黎民百姓,三來更是為了兩國世代友好。”
曹植很想回上幾句,但張口后,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回什么。
楊修見此,趕忙插話道:“伯言,快快請坐。公子近來為了完成丞相臨行前交代的囑托,晚睡早起,夜不能寐,著實有點殫精竭慮。”
“哦?不知曹丞相給三公子下了什么樣的任務,竟讓他如此憂慮憔悴?”陸遜豈能不知這是楊修的圓場之言。既然他遞來了梯子,那自己就順著梯子走下去吧!
“丞相臨行前向公子下達了編纂詩集的任務。他要求這個詩集要曠古爍今,要讓后世之人一聽到詩集的名字就能想到他,想到曹魏。”
陸遜政治嗅覺敏銳,楊修的話全信不可。若只信一半,其中的信息量也讓人遐想連連。
“丞相對三公子如此看重,寄予厚望,實乃三公子福氣。面對這份福氣,若換做是我,說不定比三公子還要不堪。”
“伯言說笑了。快請坐,你要是不坐,我們如何暢談接下來的大事呢?”楊修衣袖一拂,揮手一引。
“恭敬不如從命。”陸遜明白鋪墊已經結束,下面要說的就是嚴肅且沉重的正事了。
“伯言,天江之戰對丞相來說是個雞肋。想必你也知道,北人不善水戰,可為了匡扶漢室,一統華夏,丞相不得不揮軍南下,渡過天江。
丞相之所以至今沒有動作,不是因為懼怕東吳的水軍,而是擔心會產生沒必要的傷亡。他老人家對士兵愛如己出,不忍看到這么多的好兒郎,因不習水性,就此枉死。”
“祖德之言我能明白,但曹丞相揮鞭南下,真的是為了匡扶漢室嗎?假設曹丞相揮師過江,統一了江南,進而在西進,統一了西蜀。
試問,那時的漢室還會是當下的漢室嗎?曹丞相會不會取天子而代之呢?”
陸遜爭鋒相對,不再有先前的謙遜有禮。如今的中軍大帳,就是戰場。看似文辯,實際上卻是天江之戰開啟的第一輪較量。
在這場文辯中,誰若占了上風,便可在接下來的天江之戰中率先占得先機。
站在帳外的曹操,靜氣凝神。他想看看楊修會如何進行反擊,更想知道,才高八斗,在文學方面天賦卓越的曹植能否有意想不到的奇兵,扭轉其在政治場上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