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簫跟秦琵琶在機房的所有電腦上都裝上了應用軟件。
李雨簫才發現,秦琵琶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多么利落。
他只裝了兩排,秦琵琶就把剩下那幾排都裝完了。
“累不累?喝點兒水?”趁著還不到培訓時間,李雨簫給她開了瓶水遞到嘴邊。
“沒事。”秦琵琶只是接過來,就把瓶子蓋好放到了一邊。
除去晨起時喝的那點水,以及早飯時喝的奶,她在培訓結束前都會盡量不再喝水,而是會提前去好洗手間。
李雨簫拗不過她,只能看著她整理簽到表,調試小蜜蜂擴音器等設備,并在參訓教師陸續到來的時候,幫她招呼老師們簽到入座。
學校機房里面并不是所有的電腦都好用,總會有個別連不上網絡、鼠標鍵盤失靈的。
秦琵琶會引導著老師們去到其他機器那里。
下課鈴響起之后,老師們呼啦啦一下子涌進來了不少,剛剛還空蕩蕩的機房,一下子就坐滿了人。
老師們入座之后有自行在電腦上摸索的,有攀談聊天的,也有忙于撰寫教學設計的,好不熱鬧。
即便如此,也只是來了一部分老師。
今天的這所學校,有一百多位在職教師。培訓需要分批次進行。
而每輪培訓的時間,都要嚴格控制在四十分鐘內,以保證不耽誤老師們去上接下來的課程。
秦琵琶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時間,與李雨簫對了一下簽到表上的人數,跟學校信息主任確認之后,就開始了當天的第一場培訓。
培訓的流程一共三步:秦琵琶現場演示、老師上機實踐,以及巡場答疑指導。
培訓目標,就是幫助老師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教學軟件的應用。
李雨簫也搬了張凳子,坐在角落里,跟著老師們一起聆聽秦琵琶的講授。
這還是他第一次親眼見識到秦琵琶在外人面前是如何工作的。
嘹亮的聲音,清晰的表達,循循善誘地告訴參訓人員眼前的軟件有什么用,以及怎么用。
哪怕是那些年紀稍長、電腦操作水平有限的老師,在聽完她的講解后也能學會初步的操作。
反正李雨簫是完全聽懂了。
在座的老師們,也基本都掌握了。
信息化素養高的老師,甚至可以舉一反三,馬上利用實操的那些時間,把下一節課的內容準備好,培訓結束后就回教室里,將今日所學應用到課堂當中。
當下課鈴聲再次響起的時候,很多老師意猶未盡。
希望加秦琵琶微信的老師排成了一長溜,首當其沖的,就是信息主任。
經過一場培訓,他有了很多關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新想法。
不過中間的休息時間是短暫的,下一場培訓的參訓老師們已經等在了門口。
所以信息主任加上了秦琵琶的好友之后,就把其他老師都轟出去了,說會把秦琵琶拉進他們的教師群里。
秦琵琶一口氣在這所學校連講了三場。當天無課的在校老師被培訓了個七七八八。
培訓結束后,信息主任熱情地邀請秦琵琶,連同李雨簫一起,前往食堂共進午餐。
秦琵琶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