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輕輕拍了拍懷中的人,柔聲囑咐道:“以后事情是怎樣就讓它怎樣,不要總想著改正它或者掩飾它,是非曲直,朕自會甄辨,瓊兒只需相信朕便好。”
顧瓊答得越發軟糯:“臣侍知道了,臣侍以后會全心全意相信陛下的。”
明帝松了口氣,卻又覺得有些疲累,看了一眼身后的寶座,伸手圈住了顧瓊的腰身,引著他往寶座上走,待兩人一起緊挨著坐在了寶座上,方才貼著顧瓊的耳垂對他言道:“寶貝下次別穿灰色袍子了,梅紅杏黃都比灰色好看,實在要穿灰色,也得在袍子上繡個大朵的瓊花,還是瓊花更配寶貝一些。”幾年相處,她早已習慣了他一身明麗繡裳,當年給他“明”字封號,就是取明艷悅目之意,灰色宮袍過于黯淡,桐樹也太過清冷,她看了會心疼。
顧瓊低聲答應了,臉頰上有一抹顯而易見的紅,明帝看得心頭一動,一偏頭就吻了上去。礙著薛愷悅和長樂在內殿,兩個都沒敢發出聲音,饒是如此,也覺心頭綺念叢生,都有些不想放手的意思。
正難解難分,便聽門外宮侍高聲奏道:“陛下,江相求見。”
唔,澄之來匯報公事了,明帝抓抓頭發,拍了拍顧瓊的手背,指指內殿:“瓊兒去里面歇會兒。”顧瓊本就是個極有眼色的,聞言立即站了起來,臨走前還不忘幫她把衣襟理好。
沒等她回過神來,江澄就帶著睿思殿的兩個小侍進來了,小侍們手上各自抱著一摞厚厚的奏折,江澄指揮著小侍把奏折分別放在了兩個梨花椅子上,這才向她見禮:“臣見過陛下,陛下之前說讓臣和柳相輪流給陛下寫節略,這一摞是昨日柳相所寫,這一摞是臣今日所寫,一并來向陛下奏報。”
明帝點頭,抬手指了下離她最近的坐椅,靄聲道:“江卿坐下說話。”
江澄也沒客氣,從容入座,拿起一本奏折遞給了她,拿帕子一擦額頭上的汗水就開始奏稟:“京兆尹馮大人奏請朝廷開設修書處,說是四海升平,公主也到了讀書的年齡,該網羅天下古籍逸文,修一部可以流傳后世的皇皇巨著了。”
明帝接過奏折先看了眼節略,節略是柳笙所寫,十分簡潔明了,她粗略地看了下,又飛速地瀏覽了眼里面的內容,心中就有了計較:“此事可為,修書需要人手,正好安置朝中的膏粱女妹和三國的飽學士女,江卿回頭和弦歌挑個地方,再擬個章程。”
江澄點頭答應,又遞給她另一本奏折:“西境關吟將軍奏報,說是黃一笛將軍已經率領兵馬越過白虎舊都,臣估計行程,黃將軍最遲后日一早就可到達西境沿邊,蕩平蠻荒地帶的兩國殘賊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