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團子一起搖頭,異口同聲地道:“沒有。”
沒有就好,明帝清清嗓子開始給女兒們講述。
麟趾殿中,顧瓊在聽安瀾講對小娃要有耐心。他一把食煲送出去,就順便往明心宮給安瀾請安。明心宮離皇儀宮極近,離他的琳瑯殿卻是有些距離的,他從皇儀宮到明心宮,省了不少路。
天色不早不晚,安瀾正在后殿中教樂安學琴。宏兒知道顧瓊近來與安瀾關系不錯,直接把顧瓊往后院帶。
顧瓊一瞧見樂安那認真練琴的小模樣,心里頭就有著說不出的羨慕。安瀾看見他過來,又給兒子指導了兩句,囑咐兒子自行練習。
樂安點了點頭,既不接話,也不站起來歡迎顧瓊。
安瀾吩咐兒子道:“這孩子,你倒是喊叔叔啊。”
顧瓊連忙攔住:“讓孩子練吧,練琴最要專心,臣侍又不是外人。”
安瀾聽他這么說,也就不再強求兒子,拉著他的手往外走,兩個一起到后院的正殿中坐著,侍兒們捧上茶來,安瀾再次致歉:“安兒這孩子見了誰都不說話,真真急死個人。”
知道的說是孩子性情清冷,不愛理人,不知道的怕是以為樂安仗著嫡出的身份,瞧不起人,更或者說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教唆的,不準孩子搭理庶父們。
顧瓊聽安瀾這么說,便真誠地笑笑:“男兒家講究恭順靜默,樂安不愛說話,也沒什么不好。”
他是真不介意樂安理不理他,樂安雖是嫡出,卻也是個皇子,將來到了年齡嫁出去,不影響什么,奕辰的態度才是關鍵。與樂安的清冷不同,奕辰是個活潑的孩子,每次見了他,都熱熱絡絡地打招呼。
安瀾微微一笑:“你這話跟我想到一起去了,男兒家頂要緊的是敬順妻主,性子夠不夠活潑,有沒有才氣,原本都不重要。咱們為人父的,首先要做的便是弄懂孩子的脾氣,每個孩子脾氣不一樣,只要是無關宏旨的,不妨由著他。都說男大十八變,小時候怎么樣,大了未必還這樣。咱們太過于心急,嚇著了孩子倒不好了。”
顧瓊初始聽安瀾說話,不住地點頭附和,及至聽到最后,覺出安瀾話中有話來,便只管含笑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