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忽然進屋來,說:“我一個人用不了那么大的灶臺,英子你還用家里的。”
蔣文英說:“不用。”
老太太說:“你放心的用,竇眉和淑珍有意見,讓她們來找我。”
芽芽忽然問老太太,“是不是因為我才分家的?”
一屋子的人都驚了下,誰也沒想到芽芽忽然這么問。
老太太背著手說;“不怨你,那兩人早就要分了,現在不分,等再過幾年我管不動了,還是得分,早分了也好,吵吵鬧鬧的過不了日子。”
老太太又和蔣文英商量了會,要另起爐灶也行,建起來之前還用家里的灶。
因為商量分家,隔天老太太才有空處理孩子們昨兒的群架。
已經好幾撥人告訴她,昨天家里的小孩跟別生產隊小孩鬧矛盾了。
小孩可以不懂事,大人不行。
要一個孩子也就算了,孫子孫女幾乎全都有份,不能讓人說老聶家都是野孩子。
不過聽了幾個孩子七嘴八舌還原事情經過后,老太太心里打鼓,不會是住在公社小學附近的李家吧。
公社附近生產隊都知道李家。
李家是下放人員,但聽說祖上幾代不得了,岳家人洋務運動留學,到國外喝了幾年洋墨水,平時做派跟鄉下人也很不一樣。
老太太心里沒底,倒不是因為對方的家庭成分,是怕這種人不好相處。
去人家家里賠禮道歉當然得把鬧事的孩子給揣上,老太太看了一圈也就芽芽最乖巧懂事。
老太太抓了一把面條,想想又從掛在房梁上的籃子里拿出三個雞蛋,這樣顯得整個籃子充實點。
這個時候,該掙工分的掙工分,就連合作互助兩兄妹都被親爸媽押著去撿綠肥了。
以前撿綠肥是給整個家里撿,兄妹兩有時候鬧脾氣三房還縱容著,以后分家不一樣了,撿來的都是自己小家的工分。
于是今天天蒙蒙亮,三房上工時強制拖走了沒睡醒的兄妹兩。
臨走時聶互助瞅著也剛睡醒,瞪著迷糊眼坐在小板凳上的芽芽暗自羨慕。
二伯娘和三個堂哥都舍不得讓芽芽去撿綠肥,要是疼她多好啊,最好是有啥吃的都緊著她,那是好上加好!
大小孩子都不在家,老太太帶上芽芽,身后跟著大黃。
去公社的路對農家人來說不算事,老太太牽著芽芽的小手。
她還怕半路芽芽走不動鬧著要背要抱,不過都看見公社小學的招牌了,芽芽還走著呢。
李家住得最偏,周圍只有他們一戶人家,從圍墻外看和普通人家沒什么不同。
老太太剛喊了聲‘有人沒’,忽然從里頭竄出來一只大白狗。
祖孫兩都嚇了一跳,老太太本能的把小孩往身后擋,另一只手作兇態的驅趕大白狗。
大黃狂吠了兩聲,撲上去跟大白狗咬做一團。
屋里追出來個女人,掄起掃麥子的竹掃把趕緊去分兩條狗。
兩家的小孩剛打完架,總不能狗子之間也打一仗,老太太也趕緊驅逐著阿黃。
兩只狗分開之后,那女人喘著氣卻十分客氣,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您沒事吧?”
老太太漸漸回過神來,拍著胸口說:
“哎呦媽啊,嚇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