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眉語塞,不過她心情好沒有多計較。
分家了,老太太又自己搭伙過日子,竇眉理所當然的當家了。
當家的第一天她就分好了糧食送回了娘家,還有幾個娘家親戚聽見了風聲過來借糧食,竇眉也都給借了。
她回娘家的時候,竇老太和直拉著閨女的手,說親戚間一片夸,可掙老臉了。
竇眉臉上有光,笑嘻嘻的說;“現在家也分了,等蘿卜收成了,我再給你送點來。”
蘿卜是竇眉心里的一道坎。
老太太很會種蘿卜,種出來的總比其他人好。
有一回竇眉娘家親戚來了,竇眉瞧大家都夸婆婆種的蘿卜,就擅自主張的把老太太種的送出去好幾個,回頭被家婆罵得狗血淋頭。
那一天她委屈得睡不著,為老聶家生兒育女,回頭連送個蘿卜都做不了主。
現在終于分家了,她心里能不高興嗎?
因為高興,她回娘家都回得勤快了。
聶海生回來之后,蔣文英那一房開始忙著建灶房。
三兄弟大的挑多的,小的挑少的,年紀最小的芽芽跟在最后,斜背著鋁水壺,時不時跑到幾個哥哥身邊問喝不喝水。
鋁水壺也是當年聶二牛用過的,帶著蓋子,喝水老方便了。
說也奇怪,蔣文英家剛準備建灶房的那一天晚上就下了雨。
屋外一聲悶雷,老聶家的人都探頭去看。
大房三房郁悶啊,這雨就不能早兩天下?
他們挑回的黃泥得和水混合著才能糊墻,要是雨早兩天下也不至于來來回回挑了那么多缸水。
天蒙蒙亮的時候,聶海生就悄悄起來了,等二弟三弟起來時候,他都朝家里運兩趟黃泥了。
在石頭村人的眼皮底下,蔣文英領著四個孩子蓋起了一間挺亮堂的灶房。
傍晚,老聶家四個孩子都在村門口。
今兒村里有人看見了賒刀人在別的村子經過,保不準今兒就能瞧見人。
賒刀人不僅僅賒刀,還能賒鐵鍋。
好不同意建了新灶,大房三房都在供銷社買了新鍋和新菜刀,聶海生跟蔣文英商量著跟賒刀人買。
在供銷社買鐵鍋,一個幾塊錢,但跟賒刀人買,一個得十幾塊,好處就是不用立刻付賬。
天都黑了卻等不見人,芽芽坐不住,由著聶超勇帶到附近溜達。
忽然傳來芽芽一聲驚呼,聶海生和聶衛平兩兄弟拔腿就沖。
一點綠色熒光眨巴眨巴的閃著。
芽芽捧著掌心里發光的小蟲子給大哥二哥看著。
“螢火蟲”
聶海生關注著小蟲子,細細數了一下有十幾個亮點。
老師說過,南方螢火蟲多,北方很少,他長那么大也沒怎么看過。
聶超勇撲了半天都沒抓到,稀罕的看著圍著芽芽身邊轉悠的螢火蟲。
聽見遠處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音,兄妹幾個趕緊邊吆喝邊朝外跑。
錯過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遇到賒刀人了。
賒刀人跟著他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