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中專,能上中師也好,出來后當老師地位高待遇好,實在不行就去上高中吧。
聶海生聰明,最有希望光宗耀祖。
蔣文英又想到二兒子聶衛平
那孩子勤快也懂事,向來干活不用喊,就是不愛讀書,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不過像衛平勤勞踏實的人已經不多了,要是能有機會進城里做過學徒工,不貪圖一個月十幾塊的補助,就是讓他掌握個技術,以后也可能當城里人。
至于幺子聶超勇,最像他親爸,為人陽光活潑,就是坐不住,最好能當人民子弟兵鍛煉幾年。
超勇體格好打小就不生病,還是有希望的。
蔣文英最大的夢想就是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吃公家飯的城里人,邊摟著芽芽邊規劃著,迷迷糊糊倒是很快睡了。
隔天上工的時候,蔣文英趁著在一塊干活,還了之前借大房三房的看病錢。
竇眉卻眉飛色舞的跟兩個妯娌說:“大牛和我想到外地去。”
田淑珍和蔣文英嚇了一跳。
竇眉喜上眉梢:“昨天老周來就是為了這事,現在大牛有機會去唐山那挖礦,一個月能定量48斤的大米,兩斤的豬肉,聽說每個人一天還有半斤酒一盒煙。”
48斤大米啊,要知道吃商品糧城鎮戶口也才二十幾斤的定量。
隊長媳婦的娘家人在城里是定級干部,似乎一個月也才那么多。
蔣文英:“那么高的定量,工種不輕松。”
竇眉不以為意:“現在干啥不累啊,大牛一天累死累活掙滿十公分也才六毛錢,還不如把力氣使到更能掙糧的地方。
老周說了,以后有機會成正式職工的,那里效益好,聽說家屬啥都不勇敢每個月就能25斤半的糧食,二兩油。”
田淑珍稀罕極了,早知那個從縣文化館來的蹲點干部那么能耐,以前就多跟人家來往來往,說不定也能去城里,還有機會吃商品糧。
竇眉前半夜跟男人吵架,后半夜在想以后的生活,一整夜壓根就沒怎么睡,現在還興奮得很。
“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只要力爭上游跟著我們成了城里人有了糧油關系,以后孫子孫女也都是城里人了。
城里人多洋氣啊,一出生就有九斤糧食,讀初中多少來著....十七斤沒錯吧,跟著年齡漲的,以后也不用像我們一樣累死累活的干。”
蔣文英打斷竇眉,“跟媽說沒?”
竇眉眉間掃過一抹愁,卻很堅定,“大牛去說,總之我們家是要走的。”
臨近秋收,生產隊給出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飯后繼續干活到正午十二點下工休息,中午兩點后又開始上工,直到天傍黑下工這一段期間才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村里雖然集體供電,但是八點后就全村停電,一天累死累活也睡得早。
夫妻兩商量過了,就在晌午后休息的那段時間說吧。
聶大牛去老太太屋里時,其他幾屋人都知道是為了啥事。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