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安慰她: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懊惱悔恨甚至生氣都沒有用,要不就引以為戒,下次不要再犯了,要不就想辦法去彌補,把傷害降到最少。
芽芽消化了下大黃的話,耷拉的腦袋揚了起來,撒開小短腿就跑。
李家母子才剛走出石頭村。
劉秀珠看芽芽扭著身體欲言又止,特意讓開了幾步。
芽芽跟李敬修咬耳朵,要他保密。
聽說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李敬修很高興,甚至伸出小拇指跟芽芽拉鉤鉤: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兩只小手結印了,芽芽很滿意自己的彌補,蹦蹦跳跳的回了家,挨著蔣文英說:
“媽,今天李敬修的媽買了大伯母的盆”
“媽,你猜我去哪了,我到村口那去了”
“媽,那么久沒看見我,你就不擔心我去哪了?”
蔣文英時不時的‘嗯’了兩聲當做回應,也不耽誤掏棉花的活,她得趁著春耕忙起來之前把冬天穿的棉花掏出來,作為夾衣可以穿到五月份,天氣再熱乎一點的時候,再扯去里子當做單衣。
吃晚飯時,知道食物很珍貴的芽芽把飯碗吃得光光的才放下筷子,和三哥去喂元寶和黑黑了。
大黃每天吃的是她們的剩飯,所以得最后才能吃飯呢。
剩下母子二人商量著開春自留地種什么。
一畝地能分十分地,她們手里一共四分地分了三塊,其中兩塊挨一起,另一塊在山腳下,多半是按照往年那樣,一塊拿來種玉米紅苕。
玉米和紅苕一般都種一塊,主要補充生產隊分不夠的口糧,所以得用四分地里最肥沃的一類地。
“隊里出通知了沒?”蔣文英問二兒子。
社員們自留地的種子都是由著種子公司下發到各個單位。
種子或苗到了生產隊后,由著隊里認字的寫通知,要種什么品種的就去領苗。
通知大概這兩天就會出,不會估摸著還是往年那些品種。
蔣文英就說:“先把辣椒,茄子白菜啥的都種上,跟往年一樣”
聶衛平問:“靠山腳下那一塊旱地呢?”
一類土地肥沃,地勢平坦也好耕種,二類地不比一類地,而三類地就是俗稱的差地,坡度大不好中也不好灌溉,地角地邊的。
分到手的四分地里就有一分多的地是旱地。
以前沒分家的時候,老聶家的人也不怎么種這塊地,一來非常貧瘠,花大力氣種出來的糧食卻沒有多少,二來很難打理,只要一段時間沒有除草就能長出來很多。
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家里就越發的不愿意搭理這一塊土地,分到蔣文英手里相當于是荒廢的旱地。
不過也因為土壤差,所以面積挺大的。
母子兩尋思著要不種灰灰菜好了,畢竟也是一塊地,好好打理的話也能種出來東西。
能自己吃,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給生產隊的豬換成工分。
芽芽早就進來了,還聽了一會,此時悠悠的嘆了口氣,說:“唉,都不能掙錢啊。”
蔣文英笑著問她:“那你想種什么?”
芽芽語塞,于是跑去問村子里的動物朋友種什么好。
大黃問,“你想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