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地在大熱天,怎么著都得澆上八九擔子水才看見濕。
起初都是蔣文英和聶衛平一擔一擔的挑,挑到田地里讓聶超勇和芽芽負責拿水瓢澆地,一次八九擔下來,兩個人累死,兩個人曬死,來回一次得花十幾二十分鐘。
在有一次芽芽帶著草帽墊腳瞧著家里人走到哪,低聲嘀咕:“好慢啊。”
大黃一直站在芽芽身后幫她擋一部分太陽,聞言說:“要是接力挑水會快很多。”
它跟芽芽講:“以前有個廟有三個小和尚,每天都得挑水,只有水缸滿了晚上吃飯才有菜,否則只能吃干飯。
三個小和尚商量,每個人一擔水挑到底太累,不如搞接力挑水,第一個挑到半路就交給第二個挑,自己還能休息一下,第二個和尚挑回廟,由著第三個和尚倒進水缸里,這樣大伙都不覺得累。”
結合故事的小辦法讓芽芽聽得津津有味,遠遠看見蔣文英和聶衛平再烈日下提著兩桶水呵斥呵斥的走過來,忙一路小跑。
雖然是聽來的故事,但芽芽口述得很清楚,一家子試了一下發現確實還挺行。
蔣文英打頭陣從井水里挑水,走了十五米換二兒子,再走十五米就能瞧見自家自留地,聶超勇只能扛一桶水,就分兩趟把水運到自留地里,由著芽芽負責澆,等空桶傳回蔣文英手里后她也休息夠了。
老太太跟二房搭伙,蔣文英不讓她出來曬日頭,農忙時就在家里做飯。
起初瞅二房一人站一個地方還覺得奇怪,再瞅接力挑水挺好,就想回去把三兒子和三媳婦喊來。
按照二房的法子,再摻和進三房四個人,一塊地半小時就能澆好了,再一同去澆三房的自留地。
田淑珍不愿意,哪怕跟聶三牛來回挑水累得像兩條狗,她也不要跟二房一塊干活,怕吃虧。
除了種玉米紅苕的地需要澆水,蔣文英還得顧著另一塊菜地。
她們家的菜地分兩種,一種是西紅柿,茄子,辣椒這樣不需要搭架的,另一種是絲瓜,南瓜等得長藤蔓攀爬,這種技術活孩子們做不了,還得靠她。
看到蔣文英忙得團團轉,芽芽自告奮勇的把山腳下那塊種著灰灰菜和綠豆自留地攬了。
蔣文英和聶衛平要掙工分沒空,聶超勇只有放學的時候才著家,于是芽芽就把李敬修給帶上了。
跟芽芽一家混久了,李敬修已經從一個韭菜和野草都分不清的城里娃迅速成長半個專家把事,綠豆苗和野草還是能分得清的。
芽芽答應李敬修,等地養肥了后就種他喜歡的南瓜,種滿滿的一片。
李敬修好開心,拔野草的時候特別賣力,回家累得小胳膊都抬不起來,自豪的跟親爸媽講,以后芽芽那塊地要種自己最喜歡的南瓜!
劉秀珠跟丈夫說:“這娃兒缺心眼啊..”
臨近睡覺時,李敬修總算是回過彎來了,隔天就去問芽芽,南瓜種出來歸誰的。
芽芽護東西護得緊,自家地里產出來的東西,當然歸自家啦,不過還是很熱情的邀請好朋友來家里吃南瓜。
李敬修掰著手指頭,怎么算怎么虧,就不愿再來了。
芽芽用再種一點李敬修喜歡的花生都換不來好朋友的回心轉意,只能惋惜的失去免費的勞動力。
家里只許芽芽趁著太陽下山后那一段時間跑去地里,臨走時老太太會給鋁水壺倒滿水,再在衣兜里塞一把地瓜干或者甜桿,刺莓等小吃兒。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