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聽說是小孩話后松了口氣,擺擺手回家去。
子虛烏有的事情,折騰那還不如多點時間睡覺。
田淑珍那一房急得嘴上冒燎泡。
老太太也給三房報了信,可唯一的勞動力壓根就用不上,孩子又只有半拉大,聽著隔壁一趟一趟的往外拉糧食,心情無比的焦躁。
二房拉了半夜的糧食,連大黃最后都派上用場,身上套了繩子一塊使力。
等明天聶海生放假回來,又二話不說的拉了半天,總算是搞穩妥了。
他們家也不瞞,遇到人就勸把糧食放到高位去,至于聽不聽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石頭村讀書風氣向來好一點,每一年入讀公社小學的人數,就他們村最多。
社員很有共識,種地沒知識,那聽上學的人準沒錯。
爆破的通知一下來后,只要自家有崽子讀書,或者曾經讀過書的都得抓來問一問,到底要不要離村。
不過村里大多數孩子就是小學水平,讀到初中的就那么幾個。
甭說讀到初中,就是讀到高中大學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出來。
那幾天,有點文化程度的孩子擱都挨了幾句‘送你去上學有什么用’的數落聲。
他們也很委屈,讀書又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自家的孩子問不出個所以然,社員就逮住其他家的孩子問。
在整個石頭村的有志青年里,大伙想到的都是聶海生。
大伙的開場白都是一樣的,先笑意滿滿的溜達進院子,只要看見是個老聶家的人就會問:
“海生在嗎?”
芽芽都聽得耳朵起老繭了,不過她有禮貌,看到年紀大一點的都會甜甜的回應一句:我哥不在。
爆破河道的事她問過大黃了。
大黃表示爆破河道疏散群眾是常規操作,以石頭村的地理位置來說,離開更是上上之選,有時間的話還能把農產轉移一下。
“咱們石頭村離下游近,上游堵了那么長時間肯定遭不住,又是砂質的土壤,不走就會被水沖走的。”
雖然解釋還很稚嫩,但好歹能說出個甲乙丙丁,來探求消息的社員都決定回去打孩子。
什么叫不懂,瞧瞧人家老聶家,連上小學的芽芽都知道。
爆破前一天,疏散村民的工作隊到了石頭村。
他們是一路勸下來的,弄得身心俱疲。
之前上頭說的爆破河道影響不會太大,除了安穩人心以外,也讓大部分村民不當回事,想留在家里。
畢竟截止到現在為止,不管以前發多大的水,大部分村子只有外圍的屋子遭殃,仗著地勢較高的村民不愿意走,有的在房門口擺幾個沙袋,瓦罐之類的擋一擋。
村民不愿意離開家,甚至躲在家里不出聲不吭氣。
到了石頭村,民兵連的人瞧見石頭村的人聚再一塊,各個背著隨身用品,感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