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山看了,又隨機問了幾個穴位,然后掏出來兩壘書。
其中一壘是手寫的中醫書,另一本是六一年出版的《人體解剖圖譜》
芽芽翻了下中醫書,又去翻著另一本。
因為已經看過骨骼圖,書上這一本已經嚇不著她了。
“我去城里拿薛同志給敬修寄的書,跟朋友也討了兩本書給你看。”李岳山笑吟吟的說。
芽芽驚喜,不久前她還收到薛阿姨寄來的新棉衣棉褲。
打從知道書是給李敬修的后,薛愛蓮直接朝老李家寄。
“難怪剛才李敬修打了聲招呼后,就不理人了。”芽芽開心的,“李叔,這就是你給的獎勵?”
李岳山從抽屜里摸出來一個聽診器,冰冰涼里的很凍手。
“是讓我給人看病嗎?”芽芽興奮。
“不是”李岳山沉吟著,依次交給芽芽聽診區,聽診順序,只讓她去聽就行,聽時如果能夠掌握患者的病史更好。
芽芽捂著聽診器竄到了隔壁,不一會就響起了李敬修被冰得一激靈的慘叫聲。
李岳山暗叫了聲不好,這孩子不會逮誰就上手吧,那樣很容易被套麻袋。
他走到兒子房前,剛好房門開,李敬修竄了出來。
“芽芽。”
“李叔叔”
芽芽立刻站直了身體,把聽診器放在身后。
李岳山一說顧慮,芽芽自信滿滿的:“放心啦,我人緣很好的”
李岳山默默的看著芽芽拿兒子喜愛的書做要挾,把人拖進屋里哐當一聲關上門。
單單只拿李敬修做試驗品還是不夠的,霍霍完老聶家所有人依舊是不過癮的,很快她就成了石頭村各家各戶的常客。
起初她還比較矜持,進門前先禮貌的問一句:“在忙嗎?”
冬閑哪有啥忙的啊,一句‘不忙’剛脫口,芽芽舉著聽診器就上了。
再后來,她一聽見哪里有人扎堆嘮嗑,嗷嗷叫著撲過去。
吃了一個多星期荷包蛋的田淑珍臉色紅潤的上衛生所去了。
主動來結扎的人少,衛生所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活做得很細致。
反正也沒有農活,田淑珍一回家就窩炕上養著。
屋里不隔音,她聽見芽芽跟老太太跟蔣文英要吃雞湯補身體
芽芽啊..田淑珍恨不得躺平了給芽芽做試驗品,這孩子實在是太招人疼了。
畢竟孫女也看過基本醫書,現在都用聽診器了,而且聶老太也怕落下了病根,吃雞就吃雞吧。
芽芽去跟老周討藥材,一聽老聶家吃雞,老周哈喇子都要往下留了。
“我記得,前不久你們家才吃過雞吧。”
“這一次是給三伯娘補身體。”芽芽也流著哈喇子,“沒關系,我們家有大公雞。”
老聶家的公雞經常被借去借種,老周也知道,抓了一點黃氏,“山藥片我這里沒有,你得到城里文明藥店看看。”
“那得要錢吧。”芽芽問:“山里有嗎?”
老周倒是看過,不過本地沒聽說過吃山藥,也只有藥店拿曬干切片的山藥做藥材。
“山藥常見二三月份挖,冬天...應該也能挖把”
有就行了,芽芽朝外走,他們家什么不多,就是人口多的。
一聽要冰天雪地的起挖山藥,田淑珍感動得稀里嘩啦,那么冷的天,土地都給凍上了,挖起來肯定非常的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