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拔腿就朝外科跑。
這年頭科室分得不詳細。
就是京都醫院這樣的大醫院,內科也僅僅劃分為內一、內二,內一主要是呼吸科、心血管疾病,內二是血液科、消化科、神經科、內分泌科。
芽芽需要的食管外科還沒有單獨獨立的科室是,規劃到胸心血管外科專業那一片。
醫生也不認識她,聽她叨叨完癥狀后沉思。
“很有可能是分娩導致的自發性食管破裂!患者身體健康,沒有心臟病史,在分娩過程里摒氣,腹肌和膈肌劇烈收縮,擠壓上腹部,這都是為了助產,但也倒是胃內壓力飆升,破事胃內容物進入食管產生食管痙攣,食管腔內壓力驟增導致食管破裂。”
就好像喝醉酒的人嘔吐,也有食管內壓力突增的原因。
食管破裂有很明顯的臨床診斷標準,比如呼吸急促,腹肌疼痛和頸部皮下氣腫。
那個產婦全占完了,嚴重的話可能休克和急性心衰,不立刻手術會死人。
現在產婦沒排氣,一直沒有進食,所以體征不明顯。
兩人跑去內鏡室調機器跑得飛起。
產婦身邊只有娘家媽陪著,婆家帶著孩子先回家了。
一做內鏡,食管果然有一個大裂口。
醫生跑出去打電話,半響眉頭緊鎖的回來,撇去打不通的,能做食管修復術,主任級別以上的醫生沒一個在醫院,騎自行車跑過來,住得近的都得一個小時。
“走,你得我打下手”醫生回來后招呼芽芽。
“我不去”
被干脆利落拒絕,醫生很震驚,這都什么時候呢,還撒嬌?
芽芽不得不跟人解釋一下,她這種編制外的,跟實習生一個地位,沒資格上手術臺。
所幸這個醫生今兒剛從婦產科那里聽說了八卦,知道面前小醫生縫東西很牛逼,于是得出了個神邏輯。
縫皮膚可以,縫食管應該也沒有問題。
于是,沒有逢過食管的芽芽就跟著去了。
她打下手知道看眼色,需要鑷子,還沒伸手她就知道,有這么個助手在身邊洗液,止血,主刀輕松了不少。
“美蘭稀釋液20毫升,經胃管注射”
這個產婦需要胸腔閉式引流,從左胸腔穿刺抽出草綠色液體將近三千毫升,患者疼痛的癥狀明顯好轉。
“開胸”
厚重的口罩聲傳來悶墩的聲音。
患者肺表面充滿膿苔,需要沖洗胸腔,還需需要對患者食管接近3CM處的破口進行縫合。
人皮芽芽縫多很多次,食管還是頭一回縫,她深吸了一口氣。
食管關系吞咽功能。
芽芽小心的拿起四號線,她的手很穩,就算是一張紙放上去都不會有任何波瀾,這是從無數次縫合中鍛造的經驗。
沖洗胸腔的醫生多看了一眼,覺得挺有意思,大多數醫生用的連續水平褥式內翻縫法,也叫康內爾,芽芽食管纖維肌肉層縫合的方法用的端端縫合。
“這樣不耽誤她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