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醫院定期有義診,按照普外科,婦科,兒科等分類。
剛好輪到普外科義診時間,三個普外科醫生板板正正的坐在臨時架起來的桌子后,帶著幾個實習醫生。
看到老主任來了,實習醫生們趕迎上。
老主任說了,要多給新人一點上手機會,三個普外科醫生了然點頭。
老主任又轉悠了幾圈,站在一旁給實習生們把把關,覺得不錯才去忙自己的事。
急診科的人扛著桌子過來了,就安在普外科旁邊,桌子上放著一個本子。
義診時間刊登在報紙上,八點過后陸陸續續就有人來了。
患者看的病五花八門,大多都是些不需要手術的小病癥。
一個小時后,有個男人扶著個五十歲左右的農村婦女走進來。
此時普外科面前四張凳子全部坐滿了人,而且還有好些個正在排隊的,母子兩環顧了一圈,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剛好不需要等待的急診義診。
老太太很局促,坐下來就一直叨叨著不要亂花錢。
“奶奶,不花錢,我們免費給看”芽芽說。
她坐著,臉蛋又被厚實的口罩包裹著,看不出年紀。
聽說免費,老太太淡定多了。
“我媽一個月前總感覺右上腹脹痛,這次從半夜發作開始,連續疼了三天三夜,還變著法兒的疼,先是抽搐疼,然后是脹痛,再擴散到后背肩胛骨疼。找老醫生打了青霉素吊瓶好多了,今早又說疼。”
老太太緊張問:“醫生,不是什么大病吧,太麻煩我們就不治了,我還有個小兒子沒趣媳婦呢。”
在場的男人急了,“醫生,治,一定治。”邊叨叨媽,“弟娶媳婦還有我呢,我出錢給他娶媳婦,咱有病就治。”
芽芽檢查了下,“初步斷定是膽結石。看看膽囊息肉的位置,如果比較小,膽囊收縮功能良好,又長再膽囊徑內,那咱們就保膽。”
男人小心翼翼的問:“那就是說,我媽可能得動手術,對吧。”
老太太聽不太懂,但結實和動手術兩個字還是明白的,緊張兮兮的拉著兒子問:“醫生都說我結實,那怎么還要動手術呢。”
又說:“甭看我老了,還能翻兩座山去種地,這醫生就是醫生,一眼就瞧出人結實不結實。”
芽芽仔細看了看老太太的臉色,哎呦一聲,“你媽臉色都黃了!”
男人嘆氣,十分傷感的說:“是啊,為了撫養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她都操勞壞了。”
芽芽不得不跟人解釋一下什么叫黃疸
結石進到膽管里,把膽管堵死了
膽囊結石,只需要切除膽囊,插一根腹腔引流管,不到一個周就可以拔管出院;
而如果你膽管結石了,還要把膽管切開取石,除了腹腔引流管,還要再留一根T管在總膽管里往外引流,T管至少留半個月。
男人一聽急了,連聲說住院,現在切,立刻切。
“又不是賣豬肉,還得做各項檢查”芽芽刷刷刷的寫好單子,讓人趕緊帶去檢查,看老太太疼得走不動就去急診科那搬來一張輪椅。
義診快結束時,老主任來了一趟。
翻了翻就診病史還不錯,隨口一問:“沒有收住院的?”
“有一例膽囊炎,但患者在急診科那里。”
三個普外科醫生也是老主任的學生,深知道人的脾氣,說完就等著挨罵了。
“普外科讓急診搶走了病人?”老主任拔高了音調,“那么多個人,搶不過一個女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