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到啥程度呢
以前衛生所科室沒有分那么仔細,所有醫生大多混合著干的時候,只要芽芽在哪個科室呆著,那個科室的患者肉眼可見的一定會減少。
當醫生為的啥,要是有一天醫院一個病患都沒有,他們能高興得蹦起來。
芽芽就在病房外吃患者大叔給的小零嘴。
孫醫生走到患者身邊,笑著說:“這是京都來的聶醫生,丁大爺您好運來了,由著京都醫院的醫生做手術。”
患者一聽當然高興,大地方來的醫生肯定差不了
差的醫生在大城市里混不下去啊。
孫醫生笑得越發開心。
既解決了芽芽的困難,自己在醫院領導面前出了風頭,又給醫院打了宣傳,還能提高基層醫生的水平。
雖然芽芽實操不多,但他知道專業技能上,芽芽能在京都醫院站穩腳跟,肯定比在縣城醫院的基礎醫生水平要高得多。
一個小時候,手術室能來的,該來的普外科醫生基本都來了。
孫醫生跟芽芽商量好,由著他做第一臺。
他也想讓芽芽瞅瞅自己的技術有沒有精細進步。
京都醫院已經開始藥物麻醉了,縣城醫院用的還是針刺麻醉。
孫醫生的手術水平沒得說。
開腹以后,患者闌尾發炎嚴重,已經可以看見些許膿液,但難度系數并不高。
手術進程順利極了,一臺手術很快完成。
第二臺手術由著芽芽來做。
顯然醫院的新醫生也在老醫生,老護士嘴里聽說過聶芽芽三個字。
正是因為聶芽芽和衛生所研發的人造皮膚,才讓衛生所破格成了醫院。
聶芽芽對醫院還有影響,比如醫院最重視的科室其實是發家的燒傷科,再比如老醫生嘴里時時流傳的,關于聶芽芽是吉祥物的傳說。
再看芽芽的年紀,不服氣的其實也有很多。
患者上來之后,最普通的闌尾切除術患者,沒什么技術難度,芽芽下刀以后,眾人面色都有些微妙。
還是那個問題,芽芽開的切口,比正常闌尾手術開的切口要小很多。
“失誤?一個外科手術里最簡單的失誤?”
就著小切口,芽芽開始上止血鉗。
眾人傻眼了,不是失誤?而是本來就打算這么做?
雖然這臺手術不難,芽芽做得很認真。
早在觀摩第一場闌尾炎手術的時候,芽芽就堅信未來外科手術的發展一定朝著減少手術床創傷而去。
如何標準的完成一臺手術顯然不夠,還應該精進。
她跟很多外科醫生討論過,尋常的闌尾切口,患者大致需要一周的恢復時間。
在京都醫院做的第一臺闌尾,她縮小了闌尾的切口。
縮短闌尾的切口,就等于主動提升了闌尾手術的難度,但那位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卻提前了兩天。’
四厘米切口還是大,但現在她還不打算大跨步。
初步估計,假設哪一天闌尾的開口能夠縮短到兩厘米左右,不出意料的話,患者一天后就能夠下床。
不過縮短一厘米的切口長度,要跨越的卻是山川和大海似的難度,一旦不謹慎就會有嚴重的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