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倒確實抽不開身,下午三點要去輔助一臺二尖瓣置換手術,要不是自家小哥回來了,她晌午說不準都在醫院吃了。
二尖瓣置換是個四級手術,得主任醫生來做。
醫生沒辦法越級手術,有嚴格的手術標準。
像初級醫生寫病歷查體,換換藥,拔管等等,都是很基礎的臨床工作。
到了中級成了主治,這時候可一個病人查房,有中級醫生相應可以操刀的手術級別,獨立完成手術。
芽芽剛成為主治那會也不是一臺手術全操刀,都是負責其中某一個部分,后來做全臺了,可身邊還得有高年資的醫生在旁邊盯著。
現在副主任了,雖然獨立主刀的手術多了些,一些四級手術也能做,但類似二尖瓣置換她只能參與,不能主刀。
手術分級太嚴格,哪怕她是華佗在世,只要頂著個副主任醫生的頭銜,就不能越級去做主任醫生的活兒。
以往急診科忙是忙,但今兒熙熙攘攘的顯然不光是忙,付中原解釋得嘴都禿嚕皮了。
他手里有病人,可被人揪著手臂不放,急得也提高了音量。
芽芽趕緊走過去解救同事。
人家不搭理,芽芽把白大褂拿出來穿上。
扯著付中原不放的男人果然轉移了注意力,罵罵咧咧,“你們醫生,真是沒一個好人啊,七老八十的人都坑,開的假藥讓老人家犯了胃病”
芽芽瞅了一眼,是奧美拉唑,治的就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怎么會吃了胃疼呢。
護士拿來了前幾天入院登記記錄,確實有個消化性潰瘍來急診的患者。
就診記錄寫得很明白,比較典型的消化性潰瘍。
比如患者呈現周期反復性肚疼,疼痛區域多在肚臍上邊,肋骨下邊,有時候肚臍眼偏上往右一點。這就是消化性潰瘍疼痛的特征,比較不規則。
這種病多在在吃了飯一個小時之內起病癥,臨床是說兩餐之間。
疼起來像是餓過頭的抽痛,有的是灼燒感,或者鈍痛,程度一般都比較輕,大部分人可以忍受。
看病歷,那一天患者沒有突發持續性劇痛來提示潰瘍穿孔,也沒有出現黑便、嘔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所以最后是輸液開藥,不需要留院。
當時輸液開藥的存單還在,芽芽看了都沒有問題,只能從患者本身上找原因。
“都按照醫囑吃的藥?”
“對啊”男人也不像來找茬的,估摸對親爸還真挺上心,開的什么藥都能背出來。
“奧美拉唑20mg,1次/d”
“蘭索拉唑30mg,1次/d”
“泮托拉唑40mg,1次/d。”
男人念得都有點惱火,“你們一天一次就一天一次,寫什么一次D,都沒看明白!”
付中原無奈的聳了下肩,每天要開那么多處方,用縮寫怎么了!
芽芽也縮了下頭,她開處方開急眼了也這樣,藥房能看得明白,老百姓不一定看得明白,
比如
q2h就是每2小時一次
Sos就是限用一次,12個小時以內有效果。
qd就是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