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格沒想到,自己長期努力的洗腦,居然洗出個渾不吝來,慌忙繼續努力:
“孩子,你這想法可萬萬不能有啊!一切不以婚姻為目標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國外的那些不良風氣咱不學,也不適合咱大中國啊。”
“媽媽,我就是想嘗嘗味道!”小屁孩還是不以為然。
“寶貝兒,你有女王的潛力,如果為了嘗嘗土鱉的滋味兒,變成了村姑,到時候,你會蹲在灶臺邊兒哭泣,悔不當初。會后悔沒聽媽媽的話,被人拐騙到大山里……”
“媽媽,我不是弱智,你這樣的恐嚇,只能去騙騙上小學的凌亦凡。”章澤寒換上無語的表情,但心里卻泛著惡心的雞皮疙瘩……在灶臺哭泣?
不就變成黃臉婆嗎?黃臉婆!做不完的家務活兒,洗不完的臟衣服,刷不完的油膩餐盤,整日穿著圍裙,扶著彎不下去的老腰……嗯!不要!還是不要了……
于是,她在高中三年義無反顧地投入進緊張的學習生涯,沒敢有異樣的心思去窺探其他男生。
很奇怪,把思春的想法全部放下了,她居然收到了好幾封情書,雖然,送情書的對象,她覺得都會讓她在書桌前哭泣,但有總好過無啊!這說明自己還是有市場、有行情的,不是嗎?
努力加上運氣,章澤寒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讀了中文系,因為她文章寫得好,詩寫得有靈氣,想著,最次也能混個語文老師做做,就報中文系了。
4年大學,顏格鼓勵女兒在學校多學點知識,圖書館是邂逅愛情的絕佳地點,在那里的發生的愛情,質量相對會高一點。
事實上,還是老樣子,那些個自己中意的男生喜歡小鳥依人的,喜歡她這類型的男生,她卻都看不上。
就這么單純地過了三兩年,她眼瞅著同學們、室友們成雙成對地出入,她好想好想來一次轟轟烈烈的世紀之戀啊!
怎么解釋事與愿違?
囡囡的感情生活就形象地解釋了這個成語,甚至她能感同身受,那個可惡的成語。
在絕望的大四,她遇到了符合她標準的男人。
對!不是男生!確切地說,他是教授。
對!就是“都教授”一樣的存在,年紀不大,三十出頭,但對于大四女生來說,還是有些老了。
教授姓王,注意!他不是助教,也不是副教授,是正教授,是正兒八經的才子。
這個才子智商很高,可情商堪憂,不過父母都是大學教授,都是高知,有顏值的高知。
這對高知,原本對自己的兒子甚是放心,高大英俊,不早戀,心思全部撲在學習上,數學、物理、化學都能參加全國比賽,還能獲獎。
都說理科好的,文科會弱一點,可他照樣作文能參賽獲獎,在體育方面也是幾個獎杯放在書柜的櫥窗里,這樣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孩子,是天才一樣的存在。
是的,王教授擁有天才一樣的智商,跳過兩級,16歲讀大學,23歲獲博士學位,25歲在美國拿到第二張博士學位。
回國前夕,多所學校拋來橄欖枝,他都沒有考慮,只因為父母都在同一所大學,他也就毫無懸念地選擇了這所N大學。
過了25歲,父母覺得他該談談戀愛了,該解決終生大事了,可小伙子有慣性,對女孩子還是不感興趣,不愿意觸碰女孩兒。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