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這聲號令傳達,考場前這一塊空地就變得越發混亂,大家都爭先恐后直往前闖,得虧軍卒努力彈壓,才把場面重新控制住,李凌他們也得以舉傘蹚水趕了過來。
今日是沒法再按府試時那樣讓考生依照各縣排隊進場了,只能由著他們各自排隊,驗看過考憑,然后再隨意搜身,便放了他們進場。可即便如此,在大雨里幾百人的進場還是花了半個多時辰,等李凌坐到自己的考房里時,都已經到辰時三刻,和府試時一樣。
這一回他的考房可比之前的好上許多,居然是新建的宇字號考房,大了近半不說,還遠離茅廁,再不用聞著那銷魂的臭味寫文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場雨讓考房內部也進了不少水,須得想法把積水清除出一部分才好入座。
不過這點事情倒還難不住李凌,他直接就把考籃的下半部分抽出,用作簸箕,把水舀到外頭。然后再把之前還不知有什么用的那張油紙制成的門簾給掛在了考房門前。如此,不但能盡可能地把外頭流淌的積水擋下,就連隨風飄舞的雨水都被擋在了考房之外。
李凌再把炭盆拿出,火一生,本來有些陰冷的屋子里頓時變得暖融融,讓他長舒出一口氣,只覺苦盡甘來,這才是科舉該有的樣子嘛。
這時他也終于明白了另一個油紙長袋的作用了,這應該就是為了防止如此雨天沾濕破壞考卷的工具,只要把那些紙張放入其中,再找個高處存放,便可無憂。
如此看來,這考籃的設計者確實經驗豐富,把方方面面都給考慮到了,而這考籃在自己的兩場考試中更是出力良多啊。
就在李凌把東西都安放妥當后,梆子聲也從遠而近響起,他趕緊掀簾往外看去,就瞧見有兵丁艱難地舉著一塊大木牌子,頂風冒雨沿著小巷子而來,一邊走著,一邊還極力大聲叫喊著,把板子上所寫的本次科舉題目給報出來。
院試和前兩場考試一樣,依舊是三選一的四書題,四選一的五經題,還有制判表各一道。李凌凝神細看細聽,又趕緊把這幾道題目全部抄下。
還是老規矩,先易后難,制判表三題隨手就寫了起來,這東西對他來說確實算不得什么。
與此同時,考場中的許多其他考生卻是在老老實實地從第一道四書題入手,而在看過那三道題目后,絕大多數人都抓耳撓腮地陷入到了懵逼狀態里:“這……這是什么題目,怎么與咱以前寫過的完全不同啊。”
徐滄也有著同樣的困惑,目光死死定在那三道各有兩句話的題目上:“‘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于子路’這題目明明不通,如何能為題?不會是出題的考官出錯題了吧?”
但隨即,他又搖頭:“不可能,考官皆是博學之士,豈會犯這樣的錯誤?可這兩句話分別來自論語中的兩篇文章,豈能混為一談?”越想之下,心情越發的緊張,心跳更是別別的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