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短時間里韋家已自顧不暇,不用擔心他們會找上門來,李凌也就放下心事,可以專心備考了。
當然,更覺大松一口氣的還有李樂兒與李通,之前江北縣內的大陣仗也把他們嚇得不輕,生怕后邊還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現在李凌從衙門里帶來這么個消息,也讓他們放寬了心,可以好好生活。
于是沒過兩日,李凌就通過牙行在衙前街附近弄到了一處還算寬敞的院落,前后兩進,足夠他們七人入住了。等到徹底安頓下來,又有李樂兒和李通忙活主持家中內外大小事務,李凌就得以把全部心神都投放在了讀書寫文上,其他事都不用操心,很有種回到前世高考前的意思了。
如此一來,他在時文一道上也就又有了不小的進步,經過兩月的不斷琢磨研究,真就把那些狀元、解元等等科舉高手的長處化為己用,并與自己所掌握的四書五經的基礎完美地結合起來。
如果說之前院試時李凌所作的文章還帶著生澀,自己與他人的東西之間還存在著一眼可覺的割裂,那到了七月底時,李凌的文章已變得渾然一體,無論觀點還是遣詞造句都能配合無間,有時幾篇文章讓魏梁都看得連聲叫好,直言如果真以此文而論,他考上舉人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這自然讓李凌大為歡喜,心中底氣也愈發的足了,開始憧憬起考上舉人后如何再得提高,去京城參加會試的事情來。
而除了學業方面,李凌在商業上的收獲也自不小。
雖然縱橫書店才開張沒兩月,可名聲卻徹底在衡州府打響,可不光是一座府城,就是其他各縣不少人都聽說了有這么一家特別的書店,有些讀書人更是為了見識書店清幽的環境和那兩種高檔會員的便利而特意跑到府城來。
只六月到七月間,縱橫書店就有上千兩銀子的純收入,這其中固然有店中出售酒水食物的收入,但更多的卻來自于開會員和書籍的出售。其中賣得最好的,當數封神和包公案這兩本李凌的心血之作,尤其是后者,雖然只得一卷,卻已經讓城中許多讀者交口稱贊,念念不忘了。
到后來,萬浪都特意派人送信,跟李凌催起稿來,直說最近書店里總有相關讀者前來詢問包公案有沒有下一卷出版,很顯然只要李凌寫好第二卷,一旦出版,就能賣出去上千本。
事實上李凌這段時日還真就抽空在寫第二卷的內容了。經過深思熟慮后,他索性就把有名的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情節融合了探案元素給寫出了一部長篇小說來。在這個故事里,他又讓展昭、五鼠等等重要角色一一登場,而整體故事也比之前那兩個中篇更為曲折驚險,直到最后,更是牽扯出襄陽王意圖謀反才戛然而止。
如此十多萬字的一卷小說寫完,便花了他足足兩個月時間,這才讓人把書稿送到古家書局,再由那邊印出來后,最后送去府城售賣。
這也是如今縱橫書店競爭力不是太強的一個關鍵,它還沒有自己的書局,想要什么書要么得在當地找人印刷,要么需要江城縣這邊印好后送過去,如此書籍成本顯然就高過了府城的萬家書店,要不是有會員制這一大殺器在,又有李凌的小說做門面,只怕兩月下來還真賺不了幾個錢呢。
但現在嘛,就萬浪送來的賬目來看,縱橫書店這兩個多月就賺到了兩千多兩銀子。三人一分,李凌到手就是六七百兩銀子,如此看來,這可比只寫書讓人出版要好太多了,而這筆銀子的到手,也算解了李凌接下來前往省城鄉試之慮,他不用再為去省城的盤纏而傷腦筋了。
如此,時間很快就進入八月,離著鄉試只剩不到十天,也該正式啟程,前往省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