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歸海居是咱們洛陽城中最有名的一間酒樓,里頭的酒菜什么都是最貴的,在那兒點上三五樣酒菜都能抵過別處酒樓一桌大席了,可平日里那邊依舊生意興隆,不少書生士子,達官顯貴都喜歡去那邊。
“因為那兒設有一擂,專為有口才,有學識的士子所設,每月一道辯題,只要能說得精彩,辯得漂亮,不光可免去一切酒食費用,還能揚名洛陽,甚至入某些貴人的法眼,從此在官場之上平步青云呢。”
“還有這等好處?”李凌頗感興趣地眨了下眼。
“據說那歸海居的東家便是朝中某位極其尊貴的大人物,就是陛下那兒都能遞上話的。公子,這科舉除了考試,其實還比人望,若您真能得了某些大人物的賞識,之后會試殿試高中的機會也就更大了。”
李凌點頭表示認同,確實,等到了京城,參加會試,考生之間比拼的就不再是單純的讀書實力了。畢竟那些個四書五經什么的就這么多,大家都是聰明人,文章也都是經過一場場考試錘煉出來的,誰也不比誰差。這時比的就是運氣,名氣和其他方面的才華了。
如此一來,一些盤外的較量反而比考場上博弈更被人所重視。這也是為何有些人今科不中,會寧可在京城一待三年不走,只等下科,又有些人會提早一年跑來洛陽了,他們只為求一個揚名的機會。
話說在科舉尚未太過嚴苛的唐宋之時,甚至還有考生專門走那些高官的門路,把書文詩歌什么的當問路石,并也曾因此高中呢。雖然如今大越推行的嚴苛的科舉制度已經幾乎斷絕了相關邪路,但終究還留著一道縫隙,只要是人主持的考試,就總會留有破綻的。
在把事情都交代完畢后,周諜正式告辭離開。而這時,先一步在院子里到處閑逛的月兒已經不知第幾次發出感慨來了:“這院子好大,還有花園……哥,咱們今后真住在這兒嗎?”
“是的,咱們住這兒。以后我們會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大宅子,會比這個更大,更漂亮。”李凌笑呵呵地摸著妹妹的頭,隨后心中又是一陣慶幸。
要說起來自己這一路科舉之路走下來,還真就沒吃過多少苦呢。從縣試的主場,到府試院試有萬家照樣,就是鄉試,也因為靠上了張儒師而太太平平的。本來想著這次來洛陽多少會有些麻煩,卻不想一場混亂后,又得了漕幫的助力,如此之后的考試也無后顧之憂,至少吃住什么的都完全不用自己費心了。
如此看起來,自己這一回不在會試上考個好成績出來都對不起老天的如此厚愛了。
喜歡寒門巨子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巨子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