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里頭的內容,第一版第一篇文章的標題,那個特意加粗的話語就瞬間抓住了他的眼球:“京城花魁竟已被人遺忘,唯有寫詩自娛……”
哪怕是表面再正經的男人,也有其悶騷的一面。去年中秋時評出的花魁素月那是可享譽全城的存在,葉清之前自然也是聽說過的,雖然自知不可能與這樣的人有什么交集,但也曾有那么一刻幻想過與之有一段小說中的邂逅與情緣……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想法早已消散,直到這刻,在這份《縱橫月報》上再度看到關于她的內容,才讓葉清想到了那時的心思,老臉都為之一紅。有心想要跳過,卻又忍不住往下瞟去,然后就看到了那幾句叫他拍案叫絕的詩句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被人拋棄的香閨怨婦的形象完美地呈現在了讀者眼前,直讓葉清一陣失神,久久都未能反應過來。
半晌后,才輕輕嘆道:“真是好詩啊,短短四句就道出了情之怨,情之深。怪不得那素月姑娘能成為我京師的花魁了,如此才華,若是男子,怕是已經金榜題名了吧……”
“子明兄,想不到你還是個惜花之人呢,我等只看重這月報上一些洛陽大小事情,你倒好,唯獨對花魁念念不忘啊。”這話立刻就引起了眾人的一陣打趣,也終于讓葉清從自身的感慨中回過神來,臉紅得跟豬肝似的,趕忙擺手:“你等不要亂說,我豈會對花魁有什么想法,何況以我的身份,也不可能啊。”
“說的也是,咱們也就干過眼罷了。不過看這文中所說,那花魁素月看著表面風光,可實際上日子也不好過啊。這才半年有余,城中貴介公子們就已經因為有新歡而忘卻她了,說不得什么時候,她就要連我們都不如了。”
“說這些做什么,你們看這篇文章,提到的端午節時咱們洛河之上的龍舟賽事,那才是熱鬧非凡呢……”
“還有這第四版上所印的兩篇小說,那也頗有趣味呢。尤其是后一篇《包公案》,當真是精彩至極啊。只可惜,卻只開了個頭就結束了,若是能再多些就好了。”
“是啊,這包公咱們是聽說過的,乃是前宋一位大官兒,聽說還是個大清官,卻不想居然還有如此斷案的本事,這書寫得好,要是能出整本的小說,幾兩銀子我還是愿意掏的。可這寫在這什么月報上,卻不知何時才能看到了。”
幾句話后,終于有人正式關注起這份報紙來:“對了子明,這月報你是從何處而來?后面的內容何時出來,可是你參與到了這等大事中去,居然連我們都給瞞過了?”
面對眾人如連珠炮似的追問,葉清先是苦笑,繼而才把自己從樊老虎手中拿到報紙的事情給道了出來,卻把幾人都聽得一陣疑惑:“如此文雅的事情怎么就和個破皮無賴給扯上了關系,實在奇哉怪也,要不到時候問問看?”
問當然是不可能真去問的,不過眾人心中對這《縱橫月報》卻是已經留上了心,尤其是那幾個看小說入迷的,更是決定到時候多番打聽,總是要把后續的月報給找出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