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
身處京師洛陽,又在中樞戶部為官,李凌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快也更容易知道一些朝中大小決策和事務。
比如前段日子,就有皇帝因軍糧難以準時運轉為名駁回了北伐之請的說法,隨后更是傳出了這是天子有意壓制太子的說法。
而在這兩日里,又一個關于太子的流言也開始在京城官場里慢慢散播出來,那就是東宮官員居然又開始串聯上疏,意圖說服皇帝將太子從北方召回。
他們的意圖李凌自然一下就能想明白了,這是因為太子**與永王黨人的矛盾已幾乎公開,無論是出于保護太子的想法,還是為了借太子之勢來壓制這個皇位的爭奪者,反正京中***人是真需要他能回來主持大局。
不過李凌也能估到他們這么做的結果了,那勢必是無法成功的。因為皇帝此時絕不會容許太子隨意歸來,無論是規矩上,還是從他自身的利益考量,都是一樣的結果。
從規矩上來說,本朝自太祖時就曾定下太子必須在北疆任事三年的說法,而現在離著太子去北疆還不滿兩年呢。至于皇帝的利益,現在他才把東宮官員壓制住,可不想再節外生枝了。
不過東宮官員們的頭還是相當之鐵,九月初時,李凌就聽說他們竟聯名上疏,糾集了四五十名官員進奏皇帝,意圖讓他改變主意。而結果,也是不出意外的被皇帝好一番申斥,據說其中兩個打頭的官員還被直接免職,只等最后的宣判了。
當然,這些太子與皇帝,父與子,君與臣之間的斗法李凌也就看個熱鬧罷了,以他的身份也確實沒有半點參與的意思。而且自身的難題也沒個解決之法,至少直到現在他還沒能完全下定決心,要不要冒險去一回滇南呢。
可有時候事情的發展往往又出人意料,李凌本以為此事和自己沒任何關系了,卻在這日休沐時,發現情況并不像自己所想。
初十日上午,徐滄便神色凝重地上門來,一見著李凌,就把他拉進書房,然后突然雙膝一曲,便要向他拜倒。
這下可把李凌給唬了一大跳,得虧反應夠快,趕緊一把將之扶住:“卓吾兄,你這是做什么?”
“我……溫衷,我這次是真沒辦法了,才不得不找你相救……”徐滄一臉不安地說道。
“這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了,你慢慢說,不要心急。只要我能幫到的,一定不會推辭。”李凌說著,又把他攙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徐滄囁嚅了片刻,方才看著李凌道:“我……我老師在十多日前突然被人拿進京師,關入大獄,只怕……只怕要被定重罪。我找了許多人求助,他們……他們都沒有辦法,所以只能厚顏來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