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開頭幾句葉清還覺著有些不是太懂,那后面的解釋就如一記記當頭棒喝,把此事的種種弊端全都剖析了出來。
有些東西葉清早在聽說此事后便有了判斷,但有幾條卻是他從未想過的——一旦新錢被他們如此肆無忌憚地破壞,朝廷固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與打擊,但真正最倒霉的,卻還是天下黎民。
因為新錢已經被他們掉包了,而那些假錢流通在外卻是和原來的舊錢看著沒有太大區別的——沒有人會對每一文同錢上到底刻的什么仔細判斷,而且還有太多人都不識字呢——可這些假錢卻是脆弱無比,用上一兩月便會發生破碎斷裂,從而徹底沒了用處。
如此,還在普通人手中的破錢自然沒了用處,可其他那些破錢卻會被人用各種方式重新流入到沒有任何保障的百姓手中。這還不算,更關鍵的在于,一旦這樣的情況不斷惡化,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銅錢系統都會被人所懷疑,從而導致商人不再肯收銅錢,使官府收稅都只收銀子,到時這些消耗與麻煩,自然也得全落到尋常百姓的身上。
“若說今日八百文可換銀一兩,則在數月后,便是一千六百文都不可再換銀一兩……如此銀價不斷攀升,而銅錢不斷被人所嫌,則百姓更難謀得溫飽矣……”
看著這邊作出總結的幾句話,葉清的臉色也為之大變,變得有些蒼白起來。
是啊,要真出現銅錢不被人所接受的情況,那后果將不堪設想,自家也會大受影響啊。哪怕他現在身份已有所提高,每月的工錢也算充足,但也遠沒到可以忽略銅錢的地步啊。
只要想想那后果,葉清就是一陣不寒而栗。足足愣了半晌后,才繼續往下看去,卻發現文中已經提到了一個解決之法,那就是號召所有人把嶄新的新錢都拿在手中,不要再讓其他別有用心的貪利之輩給輕松拿了去。而且朝廷一定會拿出辦法來解此難題的,目前初步定下的一個策略就是新發的“天佑通寶”真錢將一個當舊錢三個之用。
也就是說,這一文新錢便算作往日的三文了。只不過這還只停留于書面,至少朝廷尚未真正頒布法令,也不知何時才會推行。
但在葉清看來,這一做法很快就會成為現實了。因為他很清楚逍遙子的身份,作為掌管朝廷財政大權的李大人都明著發文了,就證明離此事成真也就只有不過幾月而已了。
想明白這一切的他再坐不住,先是取過自己的錢袋,仔細找了找其中有幾枚“天佑通寶”,這可是一枚頂三枚的好東西啊。在把這十多枚嶄新的銅錢挑出來后,他又迅速起身,出門而去。這是要回家去把藏著的所有新錢都給找出來,然后再藏好了,為將來朝廷頒布法令后再作調換。
其實何止是葉清一人在作此安排,整個京城只要是讀了這篇文章,或是聽人細講過文中內容,又已經知道作者真實身份的,所有人都開始忙著去挑新錢去了。
很快的,京城以外的人也從縱橫報上得到了這一信息,也有人開始有意囤積“天佑通寶”。反正這些銅錢本身就有其價值,只要留心到手的別花出去,自然就都能存上一部分。
不過除了這些對縱橫報和逍遙子這個作者身份有著相當信任的人外,也有不少人對此一事提出了懷疑與異議,一些質疑聲也隨之在坊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