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魔杖、復活石、隱形斗篷都已經出現了,而且哈利波特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佩弗利爾家族,馬良怎么就不能是真正的歷史人物呢?
馬由韁自稱是河南人,在宋朝之前關中一直是首都圈,宋朝之后才逐漸北移,一直到明清后才將首都定在北京。神筆馬良的故事大概發生在明清,在流傳的故事里還有馬良刺殺皇帝的情節,張濤告訴波莫娜的只有馬良殺死縣令為止。
寒冷能讓人的頭腦保持清醒,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三次提出南遷,都被大臣給阻絕了,等真的到了李自成攻破城門,這些文武百官全部都鳥獸散。
最后崇禎臨死前說了一句話:“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歷史上將明清時期落后歸咎于閉關鎖國,那時候歐洲正在鬧黑死病,自顧不暇,真的沒有什么東西能教給中國人的。
通常歷史學家會告訴人們,是契丹的入侵造成了后晉的滅亡。
火山噴發的研究也是給一些歷史事件的解釋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公元536年的火山噴發對東羅馬帝國造成了嚴重影響,這是歷史學一個新的視角,雖然還沒有形成定論,但它已經開始形成了,這與傳統歷史存在很大的分歧,因為歷史有時是為政治服務的。
秦始皇就被歷史學者寫成了殘暴的暴君,后來的歷史學家都是儒家居多,儒家提倡分封制,將秦國好不容易統一的天下再次列土封侯,而且儒家提倡的禮樂在法家看來是毫無用處的,沒有音樂和舞蹈這些“娛樂”的日子怎么過?
秦始皇沙丘巡視回來后暴斃的消息傳遍全國,當時正值夏天,胡亥為了掩飾尸體腐敗的臭味而在車里塞了鮑魚。
也就是在同一年的七月,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到了漢朝立國之后也沒有用儒家,劉邦用的是黃老。
漢武帝年輕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儒生最大的敵人除了太皇太后竇漪房代表的黃老還有法家學派,法家讓秦國快速從弱國變成了強國,這是經過實踐認證過的,但是董仲舒等人用大復仇思想煽動年輕人“攘夷”,漢代的氣溫比現在要冷很多,從漢代的服飾上就可以看出來,那時氣溫低多穿兩件衣服不會覺得熱,唐朝則溫暖得多,服飾比較輕薄。
游牧民族的牛羊很容易受到凍害影響,匈奴南下劫掠漢人是因為天氣原因,沒有吃的了只有搶劫漢人的食物。
突厥滅國之戰也是因為凍害影響,陰山之戰后如果不聽從唐人的安排,遷徙到長城以內,那么遭到凍害影響的突厥人就要餓肚子。
一旦黃石火山爆發,就算中國不會被火山灰遮住太陽,因為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水循環停止也會引起旱災,就算糧食夠自己吃,緊接著到來的難民也會形成巨大的負擔,人餓極了什么事都干得出來,只要有糧食,哪怕是在阿拉斯加那種苦寒的地方,經歷了大災死里逃生的人也會安頓下來,大家頭腦冷靜下來才能思考別的問題。
文明是很脆弱的,一切看起來堅不可摧的東西都會在天災人禍中灰飛煙滅,一千年前最大的城市唐長安已經不見了蹤影,誰會相信那樣恢弘的城市會消失呢。
漢武帝花了那么多年時間和金錢打匈奴依舊沒有徹底瓦解匈奴的意志,反倒是漢宣帝匈奴才真正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