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象艾薩克牛頓刑訊逼供是個什么樣?一如福爾摩斯有個“終極敵人”莫里亞提教授,艾薩克的敵人名叫威廉查洛納,他雖沒受過正規教育,但有一定的文化,會一些手藝,甚至還有一定的經濟學見解。從1691年起他大規模制造偽幣,技藝嫻熟,交易謹慎,獲利甚豐,很快過上了富裕生活,住進豪宅,牛頓說他“擺起了一副紳士派頭”,儼然上流人物了。
要抓住他艾薩克花了不少時間,最后階段查洛納曾在獄中向牛頓反復求饒,但牛頓以鐵石心腸對之,不給他任何答復。1699年3月22日,查洛納先上絞架,然后在他還有呼吸的情況下,又被大刀劈成四塊而死,牛頓沒有出席這個血腥的儀式。
國家要發動戰爭需要軍費,比如購買槍支彈藥、制造戰艦、鋼材木材也需要很多錢,英國因此欠下了巨額的債務。
對付赤字現在的辦法是印刷紙幣,然而在18世紀還是必須用金銀,最多也是降低成色,不能像紙幣一樣肆無忌憚,沒錢又不能印錢,唯一的辦法就是借錢,第一期國債的利率是9%,當時為了打仗英國政府到處借錢,也不管還不還得起,就是死命借,當時英國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也就幾十英鎊,農村花費更低,等打完了仗,一算總賬,英國政府欠債5000多萬英鎊,光利息就要接近5百萬,以當時的財政收入根本無法償還,于是議員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找別的有錢人借錢還這些國債,同時將原本的利率降為6%,這樣一來利息就能減輕了。
當時英國缺乏投資機會,不少有錢人有錢不知道怎么花,于是財政大臣號召他們開了一次會。
降低利率讓人借錢還債當然沒人肯了,不過當時英政府許諾了他們一個好處,那就是南美的貿易他們可以壟斷,如果別的人從事南美貿易,一旦被舉報,那艘船上的貨物一半歸告密人和皇室,一半歸這些債務人,于是議會就同意這些人組建一個公司,南海公司,這些南海公司的債主借了1000萬英鎊,取代了以前9%利息的舊債主成了新債主。南海公司的股東們以為壟斷了南美貿易可以賺錢,完全能夠彌補3%利息的損失,于是很高興得答應了,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
南美有很多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規定南海公司只有四個港口可以去,而且一次貿易只能運走一船的貨,西班牙在南美的海軍很強,英國皇家海軍也沒有辦法為南海公司爭取更多利益,于是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1717年才做成第一筆買賣,這筆買賣販賣的是黑奴,因為船艙里塞了太多人,爆發了疫情,很多奴隸都死了,南海公司虧損巨大。
南海公司不愿意承擔這個損失,于是想辦法在其他方面收回損失,古往今來一直有一群人如同羔羊一樣待宰,這群人就是“老百姓”。
南海公司讓英國政府同意發售股票,賣給全國人民,平民用現金買南海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用這筆現金買英國政府的國債,利息降為5%,這樣看起來非常好,大家都得利,南海公司有錢賺,英國政府能減少國債利率,唯一倒霉的只有韭菜一樣的平民。
南海公司買了3100萬的國債,要求政府同意可以用國債購買股票,等于將平民買的9%利率的國債換成南海公司股票,政府和南海公司的國債利率是5%,如果用債轉股的方式,那么政府就可以少支付4%的利率,國家債務又一次降低了,政府又一次同意了南海公司的要求。
股票要有人買才能收益,要讓平民相信并自愿買股票的辦法就是讓股票漲價,如果100萬國債,9%利息的國債到期也就109萬,但是股票瘋漲的話,100萬就會變成200萬,大家當然愿意用國債買股票了,于是英國議會大臣和南海公司一起放假消息,南海公司和西班牙達成協定了,一年可以走幾十船、上百船貨,并且開放所有港口,南海公司以后要賺翻了。
假消息吸引了很多人買股票,幾個月之內股票就漲了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