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杭州被圍困的時候,左宗棠并沒有立刻去救王有齡,隨著太平軍攻破杭州,沒能保住杭州的王有齡,羞愧地自盡而死,這個時候左宗棠才進的城。
左宗棠沒有預言的能力,知道若干年后的海塞之爭,他主要看中的是杭州,如果王有齡活著,新任的閩浙總督就不是左宗棠了。
王有齡死后胡雪巖就失去了靠山,為此只好依靠左宗棠,也正是因為如此,1867年左宗棠征討新疆的時候通過胡雪巖向外國商人借款1375萬兩,另向華商借款846萬兩,方才籌集夠了軍費。
外國商人之所以借錢給胡雪巖不是因為被他的“愛國熱情”感動,而是不能坐視沙俄占領新疆后更加強大。
胡雪巖家一共用了20噸銅,其中有不少門栓是用的德國產的銅栓。
當時清朝的冶煉技術非常落后,氣孔氣泡多,而且鑄造過程還在用泥模,德國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了。
在兩千年前,秦國也曾經和德國一樣,以嚴苛的法律制造出尺寸精度極高的武器,兩千年以后反而沒有這種技術了,冶銅的技藝也已經流失,如果日本在泡沫經濟后消失了二十年,那么中國的基礎加工業則停止甚至倒退了兩千年。
由于共同平定太平天國的經歷,曾國藩和左宗棠被稱為一派。在自強運動中胡雪巖依靠左宗棠起家,盛宣懷依靠的是李鴻章。
盛宣懷是李鴻章的重要幫手,不止是籌錢,比如跟外國銀行打交道,國內修鐵路,興辦教育等事情,盛宣懷都要牽頭參與。
當中法戰爭時,左宗棠因為戰事需要,去越南跟法軍開戰,胡雪巖短期內失去了自己的政治靠山。
曾國藩和胡雪巖雖處于同一時期,且都與左宗棠是朋友關系,但其兩人并為有過過多交流。
曾國藩是典型的中國式官員,他的謚號是“文正”,看不起滿身銅臭味的商人。
胡雪巖不是普通的商人,他開辦胡慶馀堂中藥店,以宋代皇家的藥典為本,選用歷朝歷代的驗方,以研制成藥著稱于世。
《易經·系辭》中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日本哲學家井上哲次郎在翻譯古希臘哲學經典的時候將“metaphysics”翻譯成形而上學。
馬克思認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是指與辯證法對立的,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絕對靜止、固定不變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聯系,忘記了它的產生、消滅和運動以及點動的相對趨勢,把變化僅僅歸結為位置移動和單純數量的增減,視為外力推動的結果。
形而上學容易犯教條主義,用孤立、靜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遠不變的。
曾國藩就用泛化的眼光看了胡雪巖,以為他和所有的商人一樣唯利是圖,胸無點墨,他要是去胡雪巖的那個藥店看看就知道,胡慶余堂沉淀的豐富獨特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商業文化之精華,不僅繼承祖傳驗方和傳統制藥技術,保留了大批的傳統名牌產品,其中要數“戒欺”文化最為深入人心。
人都是這樣的,希望能獲得別人的關注,古代中國崇文厭商的社會風氣讓商人的地位很低,付出了努力卻被人看不起。
胡雪巖故居不大,除了那個金絲楠木的院子外,其他房間也用的木頭,可是和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相比卻顯得很低調,那些木頭刷了漆后和普通木頭沒什么區別,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它多名貴。
當左宗棠走后,胡雪巖沒有了靠山,曾國藩也不幫助提醒他,這個時候胡雪巖又在江南收蠶絲,形成壟斷之勢,想著第二年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