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負面情緒需要發泄,洛哈特從某個程度而言替哈利承擔了這個被人“消遣”的角色,公開處刑能帶來娛樂效果,不只是當年欺負西弗勒斯的那幫人,所有的欺凌事件施加傷害的人臉上都帶著笑容,這是波莫娜長期觀察得到的結果。
這些施加傷害的孩子需要被人注意,被人注意了能產生愉悅的感覺,即便父母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暴跳如雷他們也不會悔改,反而覺得很高興,以至于變本加厲。
無視他們也不行,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于是會干別的事,這個時候需要父母這個直接監護人來教導,霍格沃滋上千個學生,教職工一共只有二十多個,一個人平均要管50個人,實在沒有精力去關注到每一個人。
多么輕松啊,把孩子丟給老師,老師就全權負責,必須給家長教出能成為“偉人”的人才,做不到就是老師有問題。
老師的薪水不高,肯來“奉獻”的男老師現在很少了,費力維是什么事都不管,拉文克勞的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問,但他絕對不會主動教,這樣學生輕松他也輕松,米勒娃則會布置很多作業,她會認真批改。
西弗勒斯改作業先看字跡,自己潦草或者故意把字寫得很大充數的論文他直接打D或者T,赫敏的論文他會認真看,其他人的作業看他的心情。
波莫娜不布置作業,再說誰不喜歡不布置作業的老師啊,赫夫帕夫絕大多數人都是要沉淀下去的,只有少數人會脫穎而出,她只能帶那么幾個學生,這幾個學生又帶領其他人,起“領袖”的帶頭作用,讓整個群體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同樣監獄里也有看守,他們對待囚犯的態度決定了囚犯的品行是否真的在蹲監獄后發生變化,在人際溝通中關鍵在于我們怎么說決定了正面框架和負面框架,一筆投資,客戶就跟聽天書一樣完全不知道產品經理說的是什么,這個時候說“不聽話就會失去機遇”和“不聽話你會后悔”就是兩種感覺。
不同的參照點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面臨收益時人們會小心翼翼選擇風險規避;面臨損失時人們甘愿冒風險傾向風險偏好。
失去機遇很讓人后悔,但直接說“你會后悔”,人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就是不聽,以后就算后悔他也認了。但失去機遇就是另外一種感覺了,尤其是對喜歡投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做投機買賣的幾個不是賭徒?賭徒的心態和絕大多數正常人不一樣,有穩定收益的情況他也要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韋斯萊雙生子就是賭徒,他們很早就開始創業了,起步就是賭球,可惜虧損了,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五年級就開始賣速效逃課糖了。
他們做的事絕對是校規禁止的,然而誰叫有個更討厭的烏姆里奇在呢?她倒是履行了國家最高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只是她這么做是為了權力和政治,并不是為了以“正義、良心和公正”。
如果東方的常平倉平衡了糧價,保證了糧食供給穩定,那么衡平法則滿足了人們對法律公正的精神需求,衡平法是英美法系中彌補普通法中的不足而產生的,以實現和體現自然正義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