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交往必須設置底線,西弗勒斯和阿不思鄧布利多交往的時候就沒明確設立,當阿不思“請求”西弗勒斯殺了他的時候,西弗勒斯沒有守住那條底線,他答應了阿不思,等后來他想后悔,阿不思不答應了。
那個時候他就完全屬于被動局面,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怎么反抗,看起來很兇的斯內普在阿不思鄧布利多面前是個弱者,他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辦,而且這件事他還不能跟別人說,他的笨拙就體現在這一方面了。
當中國加速進行工業化的時候,歐美正在實行去工業化,美國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和民主,工會的存在雖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權益,對生產效率卻產生了嚴重危害。
簡而言之,工會會把企業給拖垮,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全球第一發達國家,但這并不代表美國沒有窮人以及底層。制造業本可以給成千上萬底層人民提供一份穩定的職業和收入。
但是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它們建立的初衷是保護勞工群體不受血汗工廠剝削。加入了工會的工人,工會會為會員爭取更高的工資,不屬于工會的工人的雇用很“隨意“,工會工人則只能在其無法勝任工作時被解雇。美國工會之強大毋庸置疑,至少到目前為止,它仍是美國大選時必須爭取的對象,包括他們的選票和資金。
加入工會不是免費的,他們不僅向工人收取會費,還與企業簽訂協議,統一管理會員的福利。
但美國的工會正在退化,一方面因為工會其實不再完全維護工人的權益,很多工會高層把工會當成自己的政治資本,他們自己也逐漸成為新的資本家;另一方面,工會推動企業創新的積極作用正在消退,阻礙企業按照市場法人身份盈利的消極作用在上升。
1886年芝加哥工人在AFL系工會組織牽頭下組織罷工,爭取8小時工作制獲得勝利,這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不過美國工會的斗爭綱領中毫不含糊地寫著“排斥一切外勞”,甚至把“華工”單列為一條。
勞動節不應該勞動嗎?怎么還要放假呢?
日本人很喜歡加班,并且是無償的,這種情況在歐美是違背勞動法的。卡車司機經常加班,他們是“運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因為原油價格波動太大,他們的權益往往不能獲得保障。
家庭中小汽車的油耗和商業用大型卡車的成本相差巨大,那些看起來很廉價的卡車車頭甚至比一些普通人眼里代表貴族的豪車價格還要高,轎車主要重視舒適度,而卡車則是重視引擎的動力,油耗也就不一樣了,對普通人來說油價波動會造成一定困擾卻不至于承受不了,卡車司機不一樣,他們運營的是“商業”,往往這些卡車司機沒有什么文化,除了開車之外沒有別的生存技能,硅谷的天才們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會影響他們的工作。
現在硅谷還沒有開發出來,如果他們開發出來了那就會搶卡車司機的飯碗,那時卡車工會就會出現爭取“人”的權益,前期投入了那么多錢開發的無人駕駛技術沒有帶來收益,錢就白燒了,如此一來因為看好了無人駕駛技術購買股票的股東和風險投資公司就損失慘重。利用信息差的教育方式制造“工人階級”的教育制度阻礙了社會發展,但是讓底層接受過多教育則會讓頂層不能繼續“無視”他們,他們會知道怎么捍衛自己的權益,比如抵制加班、增加收入,這樣就讓喝人血的資本家出血了。
不設置底線的教育就是在培養工人階級,讓他們面對壓迫的時候不知道反抗,最后被踩進泥里,和死后埋進土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