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論中,如果的左派、右派參選者太極端,那么處于中間的派別就容易獲勝,這種情況是屬于和平時期,當戰爭這種極端情況發生時,就不一定了,博弈論只能用于民主體制下。
張伯倫其實是個很不錯的首相,1937年通過《工廠法案》,規定最長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環境標準,改善工作條件;1938年通過《住房法案》,為改善棚戶區和住房擁擠區域提供補助,控制經濟住房房租。諸如此類的政策還有很多,在對英國的服務上,張伯倫也可謂是盡職盡責了。
再者張伯倫有很好的個人品質,在人員任用方面,他選賢舉能,不看出身和官齡,不斷為政府注入新鮮的血液,他非常重視誠信、講求公正,像這樣的一個人,丘吉爾對張伯倫如此中肯的評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民眾要什么就給什么,民眾想要和平不想要戰爭,再加上19世紀英國奉行的外交策略得罪了整個歐洲,對德國姑息簽署《慕尼黑協定》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慕尼黑會議結束,英法兩國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迫使捷克從10月1日起撤軍,否則戰爭一旦爆發英法將不會支援捷克。在議會只有丘吉爾等少數人還在抨擊綏靖政策,他稱“我們已經遭到一次完全、徹底的失敗”。他的發言引起一片抗議之聲,但丘吉爾還是在噓聲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講。由于其反對綏靖政策的立場,丘吉爾還曾一度遭到自己選區的保守黨黨部彈劾動議,最終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議席。
在巫師界也有一個不把格林德沃當一回事的魔法部長赫克托弗利,他被倫納德莫恩取代了,一如丘吉爾取代了張伯倫,倫納德和丘吉爾的關系很好,戰爭本來就是一團亂麻,各方勢力犬牙交錯,想搞清楚怎么回事很困難,于是各種各樣的間諜開始互相刺探,真真假假的情報漫天飛舞,誰知道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后的數小時,張伯倫召見丘吉爾,邀請他加入戰時內閣。丘吉爾被重新任命為海軍大臣。由于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年5月對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案,將矛頭指向張伯倫,曾經被噓聲轟下臺,差點連議席都沒有的丘吉爾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我跟你們說了無數次了,小心德國!”,可惜當時沒人聽丘吉爾的,那個時候張伯倫和內閣都忙著連任的事,討好民眾肯定能得到更多選票了。
1940年5月8日,張伯倫向國王提出辭呈,并建議由丘吉爾組閣,張伯倫不像蔣介石,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還在忙著爭權奪利,一定要“兵諫”才國共合作,即便男人不愛錢和女人,也會有戀權的毛病,這個毛病古已有之,并且東方西方都有,對權力的熱愛讓福吉做出排擠鄧布利多的判斷,魔法部那個地方阿不思一點興趣都沒有,他的時間很寶貴,甚至連分給家人都吝嗇,伏地魔入校的時候是1938年,畢業的時候是1945年,那個時候正是格林德沃大鬧魔法界的時候,他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眼皮底子下的事,疏忽誰都會有,可是看到了疏忽不去管,任其擴大那就是錯誤了,波莫娜從沒想過阿不思會利用伏地魔,將原本格林德沃的信徒給招攬在自己的麾下,但西弗勒斯卻想到了,他可是個擅長玩弄權術的斯萊特林,只有沒有人想救他,格林德沃才會被關在監獄里。
然而事實上,關在監獄里的真的是格林德沃本人嗎?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綠光似乎終于變得更大更亮了,幾分鐘后,小船輕輕地撞在一個什么東西上,停住了。哈利起先沒有看清,等他舉起點亮的魔杖,便看見他們來到了湖中央一座光滑的巖石小島上。
“小心別碰到湖水。”哈利從船上下來時,鄧布利多再次警告道。
小島跟鄧布利多的辦公室差不多大:一大塊平坦的黑色石板,上面空蕩蕩的,只有發出那道綠光的光源。現在離近了看,綠光顯得明亮多了。哈利瞇起眼睛看著它,起初他以為是一盞什么燈,接著他看到綠光是從一個類似冥想盆的石盆里發出來的,石盆下面有個底座。
鄧布利多走近石盆,哈利也跟了過去。他們并排站在那里,望著石盆里面。滿滿一盆翠綠色的液體,發出閃閃的磷光。
“這是什么?”哈利輕聲問。
“我不能肯定,”鄧布利多說,“不過,是比鮮血和死尸更令人擔心的東西。”
鄧布利多把遮住那只黑手的長袍袖子朝上抖了抖,枯焦的手指尖伸向了表面。
“先生,不,別碰它——!”
“我碰不到它。”鄧布利多淡淡地笑了笑,“看見了嗎?我的手沒辦法再往前伸了。你試試看。”
哈利瞪著眼睛把手伸向石盆,想去觸摸那些液體。可他遇到了一股無形的阻力,他的手無法接近液體。不管他的手怎么使勁往下伸,手指碰到的似乎都是堅硬無比、牢不可摧的空氣。
“哈利,請你讓開。”鄧布利多說。
他舉起魔杖,在液體表面做出一些復雜的動作,嘴里無聲地念叨著什么。什么動靜也沒有,只是液體發出的光似乎更明亮了一些。哈利默默地看著鄧布利多作法,直到鄧布利多收回魔杖,他才覺得又可以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