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餐時間之前,歐洲專列緩緩地駛進了巴黎里昂車站。
巴黎是一個大城市,光火車站就有七座,9世紀的時候它就已經作為法蘭克的首都了。
但是那時的巴黎是個自然形成的城市,和西歐絕大多數的城市一樣,中世紀的人認為洗澡是不道德的,而且街道、廣場到處都能看見糞便,缺乏排水系統,居民把垃圾直接倒在街道上。
那么糟糕的衛生條件不只是瘟疫爆發的溫床,并且讓整座城市臭氣熏天,法國北部和南部的氣候差距很大,北方常年陰雨綿綿,被雨水沖刷過后,那些垃圾將整個城市弄得臭烘烘,貴族們不想辦法解決城市的衛生問題,反而別出心裁得想出用香水的喜好,于是法國巴黎成了香水之都。
拿破侖巴拿馬喜歡復古,或者說是希望相仿古羅馬帝國的模式建立統一的歐洲,他對巴黎進行了大范圍的改造。早在路易十四期間巴黎就開始大興土木,香榭麗舍大街、盧森堡宮、公主廣場、協和廣場等,這些紀念建筑被擴寬的主干道鏈接起來,成了一個區的建筑藝術中心。
拿破侖一世執政建成了星型廣場和凱旋門,并對城市街道的寬度進行了統一規定。拿破侖三世又對巴黎進行了一次大規劃,除了改善交通和居住情況,發展商業街道之外,他還企圖把可供炮隊和馬隊經過的大路修通到城市各個角落。
在巴黎的地圖上有個貫穿全城的大十字和兩條環路,它們構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由此開始,巴黎才從一個污水橫流的中世紀城市變成現在的“花都”。
法國的巫師主要集中在南法地區,即便法國并不大,依舊存在巨大的南北差異,北法地區愛吃黃油,南法愛吃橄欖油,南方的法國人過著懶散熱情的地中海式生活,而北法地區則是保守得多,這或許是因為受到了鄰居英國人和德國人的影響。
菲利普來自里昂,那就是個南方城市,里昂火車站臺上的巴黎人就沒有菲利普的那種嬉皮笑臉的歡快勁,而且這里的人走路說話都比外省人快,但是即便這樣,巴黎的節奏依舊比倫敦慢。
英國是紅茶文化,法國和意大利則是咖啡文化,在火車停靠的時候餐車也在補貨,一袋又一袋袋咖啡豆在蒸氣中被運上了車。
另外還有從土耳其到巴黎來的旅客在這里下車,波莫娜想,也許這世上少有人會跟她有一樣的觀點,巴黎和君士坦丁堡都因為火山制造的嚴寒而發生了劇變。
公元536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想要將分裂的羅馬帝國重新統一起來,他也像設計巴黎一樣設計著君士坦丁堡。
元老院、圖書館、賽車場、公共浴室,現在聞名遐邇的土耳其浴其實和羅馬浴室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1453年,愛好清潔的***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土耳其浴室就開始真正流行起來了。
從現代留下的古羅馬遺跡可以看出來,兩千年前的羅馬人對水的應用非常發達,浴場對水的消耗相當龐大,羅馬人運用工程技術完成了供水藝術。
安逸的生活容易讓人的精神腐朽,羅馬人最終墮落了,終日熱衷宴會的貴族成了寄生蟲,平民和奴隸開始反抗,再加上外族入侵,偉大的羅馬最終變成了如今的殘垣斷壁,昔日統一的帝國也分崩離析了。
重新統一歐洲是每個“奧古斯都”的夢想,查士丁尼是個勤勉的皇帝,他編寫的很多法典至今仍然對歐洲法律存在重要影響,可是他的帝國夢卻在爆發的瘟疫以及火山灰中被埋葬了。
角斗被認為是野蠻的,昔日的斗獸場變成了賽車場,代表海洋的藍黨和代表綠地的綠黨經常在這里爆發沖突。
在532年的賽車會上,兩黨下層對官吏的橫暴和苛稅不滿,向皇帝要求罷免特里博尼安和卡帕多西亞的約翰兩個暴吏,遭到拒絕后爆發了更加聲勢浩大的“尼卡暴動”,以自由為名的人們用大火焚毀了許多公共建筑,包括圣索非亞大教堂和元老院。
查士丁尼面對暴亂的民眾差點乘船逃走,是狄奧多拉勸他留下的。
后來為了鎮壓暴動,查士丁尼將貝利薩留從前線找了回來,這些精銳和蠻族雇傭軍一起,在賽車場的門給堵了,屠殺了四萬普通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