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月3日,希特勒的父親在早晨散步時肺出血發作而死,享年65歲。希特勒的母親當時42歲,住在一所簡陋的公寓里,靠不多的積蓄和養老金,撫養兩個遺孤阿道夫·希特勒與保拉·希特勒。她秉承丈夫的遺愿,百般的勸說兒子好好回學校讀書,子承父業,但希特勒卻比以前更加堅定,下決心不再干這行,繼續荒廢學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列寧批評那些支持本國戰爭的社會民主黨,聲稱第二國際已經死亡,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戰爭期間,他居住在奧地利波羅寧鎮時,曾被當局短暫扣押。隨后他于1914年搬到中立國瑞士的伯爾尼。
1914年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8月,一戰爆發,希特勒志愿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先后參加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巴斯青達戰役。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升為上等兵,且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勛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勛章”。曾跟他在一個部隊的士兵說他在軍中不愛與人交談,收到的信件寥寥無幾。希特勒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時,大腿被炮彈炸傷,在1917年3月1日返回戰場。1918年10月14日,在威爾維克村附近,希特勒遭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在此養傷期間,德國向協約國宣布投降。
當時簽訂停戰協定的地點就是東方快車的豪華車箱上。
這三個對世界格局有過巨大影響的男人在1903年和1914年都有過一次奇妙的命運轉折,當愛因斯坦離開伯爾尼的時候,列寧來到了伯爾尼。
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同學未婚先孕,列寧引導革命很可能與他家和沙皇家的私仇有關,相比之下希特勒就理想主義得多,他居然曾想當畫家和牧師。
少女峰靜靜地俯瞰著山下的人類,她本來與人類的戰爭沒有任何關系,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炮火都沒有波及到她,但是在1968年,圣哥達隧道的修建打擾了阿爾卑斯山的寧靜。
意大利和德國之間有阿爾卑斯山這個天然屏障,何況德國怎么可能入侵意大利這個盟友呢?
就算二戰時瑞士通往意大利的隧道沒有貫通,德國的傘兵師還有山地師就足夠對付意大利人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中后期之后,蘇聯人開始進入到了反攻階段,一路擊退德國侵略者,并且一路打到了柏林。光是憑借著這樣的戰績,蘇聯在二戰中的功勞都是功不可沒的。
但他們憑借的是人海戰術,1941年進入戰爭前蘇聯大約有1.8億人口。根據蘇聯的官方統計,蘇聯軍民在二戰中死傷人數總計約2680萬。這樣的死亡比例,在整個參與二戰的國家中,確實是最高的,這還是官方數據,切爾諾貝利事件蘇聯官員就曾經瞞報過,蘇聯的真實死傷人數肯定是遠高于這個數字的。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蘇軍不管是在士兵的精良程度,還是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甚至士兵們的戰場紀律,實際上都是遜于德國的。蘇聯唯一能夠利用的,也就是他們的人數優勢。
人多力量大,中國的人口一直都是世界最多的,如果滿清的時候能和蘇聯人一樣,就輪不到八國聯軍分割中國了。
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但是他們很難成為強國,征服印度并沒有讓英國人覺得多么“偉大”。
鴉片戰爭征服中國后,那種榮耀感和信心才讓一部分人做起了日不落帝國的夢,英國國王從沒有稱帝,統一世界的夢讓一些人的頭腦不清醒了,由少數人統治多數人,這種和妄想癥差不多的理想是無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