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蘇格拉底的朋友凱勒豐去德爾斐神廟詢問哪個希臘人比蘇格拉底更博學
神喻其實和預言一樣,回答就像是謎,得到答案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明白,蘇格拉底也是一樣。于是他打算找個自稱博學的人,確信要么在他那里可以辯駁神喻,要么在任何地方都無法對神喻提出非議,于是他就在整個希臘到處找人問問題。
他這樣做其實很煩人,當時的希臘人還不知道有神喻的內容。蘇格拉底將這個調查、懷疑、詢問、對照自己檢查別人的過程稱為“exetasis”。在此之前蘇格拉底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考慮神喻給現實帶來的結果,如果會造成危險和不幸,就試圖避免神喻的實現。
神喻告訴某人,他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他很難不高興的;同時當他被一個明明很博學,卻自稱自己無知的人駁倒了,那也會讓他覺得自己很無知。也就是說蘇格拉底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真相,卻失去了民心。
這不是波莫納想要的結果,同樣她也不希望孩子們之間出現告密者,當然她也不可能在她們喝的飲料里加吐真劑。
回到辦公室后,波莫納就摘掉了女巫帽,躺在了沙發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如果不在孩子們上火車之前,將那些倒霉的迷情劑回收,就極有可能發生孩子們將它當成圣誕禮物送人的情況,到時問題就擴展到了校外了。
當執政官的蘇格拉底和當老師的蘇格拉底是兩種狀況,作為老師的蘇格拉底既要“照管”eieia自己,也要“照管”學生,而作為執政官的蘇格拉底則通過投票,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說完后就轉身離開,讓人們根據自己的選擇行事。
阿不思鄧布利多更樂意當校長而非英國魔法部的部長,雖然部里的人并不那么覺得。霍格沃茨被公認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它實際上并不安全。一個人能夠并且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受不安全的現實。
蘇格拉底則會說,“如果我照管你們,不是為了傳授你們所欠缺的知識,而是為了在明白你們什么都不懂的情況下,你們能夠從此學著照管自己”。
許多人從小就被人管來管去,現在輪到自己管自己了,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是從法律層面上還是別的。
女性的消費能力是最強的,可是當她作為母親時,為了家庭和孩子會節制自己的消費,或者像佩妮一樣給達利買很多玩具。而一旦她專注于滿足自己的,在家里好像一直有個聲音不斷低語“一定要有錢,更多的錢”。丈夫和孩子為了讓這個聲音停下,就會努力得掙錢。賽馬騎手需要身材矮小、體型輕盈,即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擔任,英國的賽馬會對騎手的年齡也沒有限制,只是規定了16歲才可以注冊成為職業騎手。
傲慢與偏見的故事里,整個郡的女孩和她們的母親都為了有錢的單身漢而瘋狂,縱使大多數人沒有見過他們的長相、不知道他們的人品以及他們的負債情況,只知道他們的年收入如何。
韋斯萊家的經濟狀況確實不好,可是莫莉很幸福,但因為缺錢的事,比爾遭遇了好幾次挫折。想要孩子認同母親有在孩子之外企盼的東西,是有前提的,誰不想走在前人為自己鋪平了的道路上呢
一個從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人,很難面對拒絕。賈珍遇到了不愿意從他的民女就強搶,考烏斯萊斯特蘭奇則用奪魂咒,搶走了別人的妻子。
也許神秘人小時候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他渴望力量,有了力量后想要什么就搶什么。
甚至連詹姆也因為在莉莉身上遇到了太多挫折,變得不理智。而不論是大庭廣眾下欺負同學,還是“狼人”,阿不思都沒有公正處理。
在莫莉家做客的時候,波莫納經常聽到孩子們喊“這不公平”,吵到波莫納這個客人都覺得頭疼,她可不想在學校里也聽到這種抱怨。
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請進。”波莫納坐起來后說,雖然她現在很渴望一個人躺一會兒。
接著女級長阿斯特進來了,身后還跟著一個五年級的女生。
“你們有事嗎”波莫納問。
“有件事要和你匯報,院長。”阿斯特說,接著她在女生耳邊低語了一下。
“你有什么事奧利維拉”
“是關于迷情劑的事。”奧利維拉面無表情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