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鐵騎的強大毫無疑問,沖鋒之時的軍勢和氣魄,就算是嬴澤本人,也心有戚戚然。
現在的他如果直面這一千并州鐵騎的沖鋒,也決無幸存之理。
每個并州鐵騎的武力值都在20點以上,比他這個秦王的裸裝武力值還要高!
而且并州鐵騎形成沖鋒之勢后,武力值還會增加5點,如果由呂布本人統領,武力值還能再增加5點!
這樣的一支騎兵,如果人數上萬,嬴澤也不知道有什么辦法能夠擋得住他們。
看過了并州鐵騎,嬴澤把目光轉向了角落里的另外兩支部隊。
一支騎兵,一支步兵。
很明顯,那騎兵部隊正是張遼麾下逍遙騎,而步兵則是高順的陷陣營。
“文遠,輪到你了。”嬴澤笑瞇瞇的看向自己身邊的張遼,說道。
張遼見嬴澤點名,也不遲疑,翻身上馬便朝著自己的騎兵們沖去。
隨后瞬間,這支人數并不多的騎兵便猶如一人般,毫無聲響的跟在了張遼身后,在操場內轉了個圈,朝著并州鐵騎的方向沖殺過去。
如果說剛剛并州鐵騎像是洶涌而來的海嘯的話,那這支逍遙騎便更像是水滴石穿的涌流,不招眼,只注重戰果。
逍遙騎的名字,來自于張遼威震逍遙津的那場戰役。
是役,張遼領八百騎兵,沖擊東吳的十萬大軍,一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東吳猛將陳武被斬殺,孫權丟掉主帥麾旗,逃跑到山冢,東吳軍隊全都披靡潰敗、聞風喪膽。
戰役后期,張遼率領追兵,再次擊破孫權、甘寧、凌統等人。孫權蹴馬趨津,跳過斷橋,才免于被活捉。
此戰化解了合肥之圍,又稱逍遙津之戰,是三國時期合肥之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甚至日本民間仍然流傳著“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
八百對十萬,平均每個逍遙騎士兵都要面對一百二十五個敵人!
就算東吳的十萬大軍有水分,可張遼能夠領八百騎兵達成如此駭人的戰績,也可以知曉他在率領騎兵作戰的方面有著強大的天賦和實力。
而且這八百逍遙騎,歷史上正是呂布死后,張遼降曹操,重新率領的并州舊部。
也就是說,逍遙騎脫胎于并州鐵騎!
將乃兵之膽,軍之魂!
同樣的士兵,在呂布和張遼的手中便形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特殊士兵,讓嬴澤也頗為好奇。
張遼領著逍遙騎,仿佛流水繞開石頭一般,從并州鐵騎的旁邊劃過,繞場一周之后回到原本的角落之中,軍勢依舊整齊劃一。
張遼下達原地待命的指令之后,拍馬回到嬴澤身邊,也不邀功,只是安安靜靜的下馬,又安安靜靜的走到嬴澤身后。
嬴澤對著這樣平靜的張遼笑了笑,隨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孤有八百逍遙騎,何愁天下不可去!文遠,費心了!”
張遼收到嬴澤的夸獎,依舊是靦腆的笑了笑,雖然不似高順那般沉默寡言,但他終究還是個不喜炫耀自己的人。
嬴澤夸完張遼,又將目光投向了高順。
高順比張遼話還少,見嬴澤目光投過來,立刻擎起長槍,快步跑向自己的陷陣營士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