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馬凱沒有普及,甚至曹操還在《軍策令》中說過“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這樣的話。
而三國之中對于陷陣營的描寫則是“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由此可見陷陣營是一支重裝步兵。
陷陣營的士兵,人皆有一面鳶盾,手持長槍,腰間掛著一柄環首刀。
漢朝的環首刀已經是刀具巔峰,即便是數百年之后唐朝聞名天下出口海內外的唐刀之中,也有幾分環首刀的影子。
除此之外,陷陣營士兵每人皆負三十斤重的鐵甲,將全身所有要害包裹在其中。
三國時期一般諸侯的大將都沒有這么齊全的防護措施,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陷陣營士兵從初建就只有七百余人,雖然后期呂布曾經幾次打算擴建陷陣營,但都因為囊中羞澀而不了了之了。
甚至在陷陣營的屬性描述中,也寫道這支部隊人數最多只能到達八百人!
而且連張遼手下的逍遙騎也有同樣的描述,兩支部隊都有人數上限。
所以如果嬴澤想要增加自己的騎兵數量,恐怕還要落到呂布的并州鐵騎上面。
并州鐵騎并沒有數量上限,只要養得起,隨便招收多少人。
但在冷兵器時代,一支騎兵的數量也是不應太多的,否則落在后面的騎兵就會面臨無敵人可殺的情況。
因為敵人都被前面的同僚殺光了!
嬴澤搖了搖頭,把發散的思維收回來,落到陷陣營士卒們的身上。
只見高順進入軍陣之中后,這個原本沉默寡言的男人,瞬間就變得熾烈沸騰起來!
“殺!!!”
只聽高順手中擎著長槍,指向前方的原本用來練習槍法的稻草人和木人陣,陷陣營的士卒們立刻如狼似虎的撲殺上去,手中長槍猛地刺向“敵人”!
隨后便是稻草的碎屑漫天飛揚,還有木樁的碎片崩散,整個操場變得一片混亂。
可就是在這種混亂之中,陷陣營卻依舊保持著原本的陣型,毫不慌亂的運轉著。
“退!!!”
高順再一次高呼,外圍的陷陣營戰士們瞬間反應過來,拿出稍大一些的鳶盾砸在地面上,擋住莫須有的攻擊。
之后第二排同樣砸下鳶盾,然后是第三排……
到了這里,第一排的戰士們又收起鳶盾,快步躲到第三排戰士的身后,砸下盾牌。
如此循環往復,五分鐘之后,陷陣營才撤到預定地點。
雖然花的時間比較長,但嬴澤明白,若是遇到要撤退的情況,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而陷陣營的這種步步為營的做法顯然就能很好的保護有生力量。
而且還能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畢竟陷陣營的士卒們雖然砸下盾牌,但并不代表他們不會繼續殺敵!
嬴澤看著重新回到原地的陷陣營,嘴角微笑,心中卻是大笑不已。
痛快,太痛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