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在一群各執己見,為了自己的利益費力爭奪賑災機會,并且還想排擠其他政敵的黃國官員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蘇秦提出了很多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建議黃國圣君一起執行,才能更快的幫黃國度過這次蝗災。
其中就包括了發展油炸蝗蟲、蝗蟲天婦羅等美食。
這辦法大秦也用過,只不過不是今年,也不是蝗蟲。
還有其他更多的方法也就不再贅述。
總之原本可能還要再拖個一兩個月的賑災大事,三兩下便被蘇秦解決了。
你還別說,這黃國圣君還真的是極具魄力,還真就采用了蘇秦的計策。
并且他個人還特意讓城衛軍抓了不少蝗蟲,然后開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蝗蟲宴。
這下好了,本來就餓得不行的百姓們紛紛開始抓蝗蟲,畢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黃國的百姓就把黃國境內的蝗蟲吃的差不多絕種了。
再之后也可以補種一次農作物,減少今年的損失。
黃國地處南方,種植的作物都是一年兩熟,比大秦的一年一熟可好多了。
不過一年一熟也有一年一熟的好處,起碼大秦的百姓們在沒有農忙的時候還可以搞點副業。
當然了,如果讓嬴澤選的話,他可能還是會選一年兩熟。
整個大秦的疆域之中,也就只有晉州那邊,因為是島嶼,雖然維度較高,天氣寒冷,但海風吹拂,雨水較多,勉強可以做到一年兩熟。
話說回來,解決了蝗災的黃國,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
黃國圣君本人也親自前來感謝蘇秦,并準備征召蘇秦為黃國官員。
而且一給就是三品大員!
但蘇秦完全沒有任何留在黃國的念頭,此刻的蘇秦對于嬴澤是擁有無限忠誠的,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背叛嬴澤。
所以蘇秦在這個時候再次提出了自己的來意,想要讓黃國圣君將國內的部隊朝北邊靠靠,讓炎國緊張起來。
炎國和黃國勢均力敵,否則也不會在中土大地斗了這么久都沒有分出個結果來。
黃國圣君表示蘇秦說的自己可以做到,但蘇秦必須每年都來黃國替他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這就相當于雇蘇秦當他們黃國的顧問了。
事實上,偌大的黃國怎么可能沒有人想到解決蝗災的問題,只不過是世家傾軋,沒有哪個臣子愿意站出來,犧牲自己的利益罷了。
黃國圣君其實也不是真的想要蘇秦成為黃國的高官,他只是需要一個破局的點,需要一個讓他破開黃國這潭死水,將整個黃國盤活的機會!
蘇秦正好就是這個機會,秦國正好就是這個機會!
所以黃國圣君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就答應了蘇秦的請求,并決定和大秦簽訂友好協約。
這協約一簽訂,就代表著黃國絕對不會對大秦發起任何意義上的攻擊。
自然大秦也要做到這一點。
而當黃國也開始調兵遣將之后,自然炎國圣君就開始犯嘀咕了,這就是圣朝的威嚴吧!